•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20名专家被聘为四川省高标准农田专家委员会委员高标准农田建设有了“智囊团”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1-04-15 字号: 收藏文章

  4月13日,四川省高标准农田专家委员会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成立。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部门的20名专家被聘为四川省高标准农田专家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高标准农田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库专家实行动态管理,聘期三年。专家委员会将在政策制订、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考核评价中发挥参谋咨询作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范化管理,提升项目建设科学决策水平。

  四川省建成高标准农田4456万亩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简单概括就是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

  四川省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处于重要地位。截至目前,四川省建成高标准农田4456万亩,2019年全省耕地质量等级达到4.29等,为全省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700亿斤、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过,新形势下四川省农田建设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指出,一是建设任务重。全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44%,且其中还有约60%需要提质改造,离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二是投资标准低。据测算,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实际成本,平原、丘陵、盆周山区每亩分别达3000、5000、7000元,但中央和省级的财政补助仅有1500元左右,与实际改造成本相差甚远,综合整治难度大。三是基础研究滞后。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标准不统一,农田建设工程没有农业定额体系,绿色生态工程技术模式尚不成熟等。

  因此,迫切需要成立专家委员会,健全专家咨询、决策论证等制度,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水平和成效。

  开展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联合攻关

  日前,农业农村厅与四川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专家委员会是落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举措。

  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专家委员会将加强调研和论证研究,参与农田建设规划、政策法规、科技攻关、规范标准和评估论证等方面的研究咨询,提出对策建议和方案,推进科学决策。

  专家委员会还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高效联动的学术交流平台,组织开展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调研咨询和联合攻关,建立日常沟通、定期会商、成果反馈机制。

  此外,专家委员会还将发挥好成果转化作用,在研发、转化、推广上抓紧补短,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土壤、水利、交通、电力等多个专业领域,专家委员会将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加强农田建设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研发,形成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研成果,并向社会公众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农田建设技术,让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确使用先进技术。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