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产能调控顾名思义是认为的干预,为何人为干预?因为依靠主动减产已经无法施行:一是散户经过优胜劣汰,缩减的已经差不多了;二是集团猪企集中度有些过了,野心勃勃、无序竞争、“卷”的太过等已经威胁到行业的健康发展了。
所以,从5月底政策出手调控以来,开始约谈排名前30的规模企业,因为当前的养猪行业主要集中在他们手里。一直到7月下旬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座谈会,约谈的依旧是行业巨头,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本次产能调控的主要对象其实是规模企业,尤其是大集团猪企、行业巨头。
当前,规模化养殖占比已经达到70%,上市猪企的产业集中度高度提升,截止2025年上半年,仅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三家企业合计出栏就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5%。行业前十强企业合计占据全国市场份额58%。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行业巨头、规模企业不减产,生猪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是无法得到根本扭转的。
同时,此次调控政策也为这些行业巨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高质量发展方向。对于生猪养殖行业而言,规模化是必然,产业集中度也要提升,但二者的程度均不能太过,尤其是生猪产业不能走向资本化、巨头化、垄断化。
这也是官方多次重点约谈行业巨头的重要原因,并且最后点明,要鼓励大企业通过订单养殖、托管代养等方式,与中小场户建立紧密联系的合作机制,带动合作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这说明,官方支撑中小养殖户的生存空间,并且敦促行业巨头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