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农安县是全国知名的产粮大县,珠葱、大蒜和辣椒种植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为农安又增添了一张特色产业名片。
说起“三辣”,绕不过农安县哈拉海镇,全镇遍布生产基地,产品不仅进入全国各地市场,还远销美国、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19年,“哈拉海珠葱”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9万亩珠葱基地(主要在哈拉海)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今年,我们镇的大蒜、珠葱已栽植完毕,继续采用滴灌、滴水、滴肥方式,保证增产、增质量。6月农户陆续以扣膜、滴灌方式进行辣椒移栽,预计今年‘三辣’种植总面积在7500公顷左右,总产量在22.5万吨。”农安县哈拉海镇镇长康旭说。
记者在哈拉海镇红旗村看到,辣椒、大蒜、珠葱长势喜人。“一亩地收入是种玉米的两到三倍,而且下钱快、销路广,各地客商上门收购。”正在地里干活的村民说。
在农安县守奎三辣种植专业合作社,记者见到了从事“三辣”生产销售已有30多年的合作社理事长杨守奎。如今,以杨守奎名字命名的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27户,储藏珠葱的800吨容量大型冷库、5000平方米的风雨棚、珠葱深加工生产线、供客商居住的客房、接送客商的汽车等设施一应俱全。
杨守奎说:“多年来,哈拉海镇各合作社一直坚持用人工栽植‘三辣’作物,效率虽然比不上机械种植,但人工栽植能够保证成活率,培育出的作物品相也更好。”面对记者询问的目光,杨守奎拿起一颗珠葱解释道:“这是珠葱的根部,要是倒栽它能好吗?叶子还要弯过来生长,那就不行了,直接影响产量。所以目前看,‘三辣’种植,机器是替代不了人工的。”
为此,守奎三辣种植专业合作社倡导农户通过切瓣的方式进行种植,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精准滴灌,种出的珠葱个大饱满,市场认可度很高。到秋收时,合作社里一部分珠葱产品会供给方便面生产企业,另一部分则通过冷冻储存,销往山东、广东、广西及海外市场。
距离合作社不远处的农田里,社员孙洪宝停下手里的农活告诉记者:去年市场葱蒜价格很好,赚了近30万元。今年他计划种植80余亩地的大蒜和珠葱、20余亩地的辣椒。“种植期间遇到技术问题找合作社,社里就会安排人到地里指导。”他说,扩大种植的底气就是合作社提供的技术支持。
守奎三辣种植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经常组织社员学习种植技术,解答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春播秋收时还为社员联系人员前来打工,加快生产进度。
“三辣”种植在农安县哈拉海镇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哈拉海镇的农业支柱产业。目前,哈拉海镇正积极谋划创建特色“三辣”品牌,引进落地葱酥、蒜粉等精深加工项目,为镇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拓宽渠道,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吉林日报记者 柳青)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