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从5月底到7月23日,为了稳产、稳价,保障生猪产业的稳定健康运行,调控政策密集出台,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引导大集团猪企降重、减产、停止二育和扩产母猪。
那么,对于这一而再、再而三的产能优化政策,集团猪企有何动作、作何感想呢?
5月底在发改委约谈多家上市猪企后,牧原股份表示,当前公司结合内外部情况,决定不对二次育肥客户出售商品猪。
随之而来的就是6月份多家猪企纷纷降重出栏,释放累库压力。
随后,温氏股份声明,公司属于行业内最早公开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的上市猪企,正积极落实国家相关监管单位的政策指导。目前公司积极落实政策指导,5月份肉猪均重248斤,6月份降至了246斤。
新希望表示,公司响应国家政策的指引,配合相关主管部门稳定生猪产能的具体措施的落地,主动调整发展节奏,控制公司整体的种猪存栏规模。维持头均出栏体重120公斤/头左右,公司在今年6月向采购客户发出通知,要求明确销售流向,商品猪不得流入二次育肥,禁止开具饲养检疫票。
今日,金新农表示,控制能繁数量,不盲目增加产能,通过不断降低公司综合成本积极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做好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
显然,在政策的督促之下,上市猪企已经在响应政策,相信,随着政策的不断夯实和执行,会有更多的猪企加入进来。目前,政策执行已有一定成效,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6月生猪宰后均重环比下跌0.58%,同比下降2.11%说明,生猪出栏屠宰均重得到抑制。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