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辽宁锦州凌海灌区顺利完工,可增产粮食2813万公斤!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3-12-26 字号: 收藏文章

  寒冬里的大、小凌河如两条蜿蜒的白色链带,镶嵌在广袤平坦的土地上。记者近日从辽宁省锦州市水利局获悉,作为辽宁省内运行时间最长的灌区之一,依托于大、小凌河建设起来的凌海灌区工程今年已顺利完工。这一个事关生态与粮食安全的工程,提高了灌溉保证率、缩短了供水时间,每年可减少渠道输水损失1697万立方米,每年增产粮食2813万公斤,苇田增产250万公斤,总产值8452万元。

  凌海灌区位于辽宁省西部锦州凌海市境内。灌区北依沈山铁路,南临渤海之滨,东西处于历史悠久的大、小凌河之间。灌区实际灌溉面积35.72万亩,其中水田23.96万亩,旱田9.30万亩,水浇地2.16万亩,设施农业0.30万亩。

  锦州市水利局相关人员介绍,凌海灌区为拦河坝自流引水灌区,由大凌河灌溉系统和小凌河灌溉系统组成,其中大凌河灌溉系统始建于1958年,小凌河灌溉系统始建于1944年,两个灌溉系统于1978年合并为锦县灌区管理所,属于省内运行时间最长的灌区之一。

  凌海灌区的连续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批复总投资2.39亿元,工程于2021年11月开工建设,工程主要建设项目涵盖了新建4处水源工程、11条衬砌渠道、165座配套渠系建筑物等多个内容,今年4月完成并通水。凌海灌区的顺利完工,既保证了凌海市建业乡、新庄子镇、阎家镇、大有农场、八千街道等地水田灌溉,同时实现了粮食增产、提高灌溉保证率等多重效果,并使灌溉条件、排涝条件和土壤条件等得到较大改善,避免了土壤盐碱化、土壤沼泽化。同时,工程经过改造后,灌区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也为辽宁省内灌区改造工程探索出一种新模式。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