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香!真香!”8月7日下午,在三亚市鹿回头国宾馆的会议楼里,传过来的阵阵米香,引起了不少住店客人的好奇心:“怎么这么香,酒店餐厅这么早就煮饭了?”
原来,这里正在举办第七届“海南好米”室内食味品鉴评选活动,四十多个统一规格的电饭锅在二楼会议室外的桌子上一字排开,每个锅里都放着不同品种的大米,工作人员淘洗,按照比例倒入矿泉水,进行烹饪。
在会议室内,11张品鉴桌已摆放好,专家们坐在桌前,等待着“海南好米”轮流“登台”,通过品尝来选出今年的“海南好米”金奖品种。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王效宁坐在品鉴桌前,拿起工作人员端过来的米饭,先是仔细观察米饭的颜色和光泽,对比饭粒的完整性。再用勺子舀起米饭放入口中,慢慢咀嚼,用牙齿、舌头来感受米饭的黏性、弹性和软硬度,体验米饭的清香、甜味。
“气味、外观、适口性、滋味、冷饭质地,从这几个方面来打分评选。”在逐一品尝端上来的几种大米饭后,王效宁在评分表中逐项打出分数。他告诉记者,不同的大米煮出来的饭,外观、味道差别其实不小,随着现代人对健康饮食需求提升,一碗好饭不但要色香味俱全,对淀粉含量、口感等也要有要求。
好米靠良种,良种要选优。为落实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从2019年以来,我省连续举办“海南好米”评选活动,通过选育、推广优质的稻米品种,推进海南稻米的品牌化和产业化进程。
为确保能选出高产、抗逆和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这场大米“选秀”活动从种子环节就开始了。从去年的11月份,海南省种子总站就开始向全国征集适宜海南省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以及适宜制作稀饭的水稻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然后通过田间鉴定评价环节选出达到丰产性、抗病性标准的34个水稻品种,进入到室内品鉴评选环节,获得角逐“海南好米”称号的机会。
评选活动还选出13个适宜制作稀饭的水稻品种参加室内品鉴。这些水稻品种的评选标准除了外观、滋味、口感等外,还要看煮熟后水和饭粒的分离程度、软硬度,还要看稀饭久置后变馊的程度。
经过品鉴专家严格的打分评选后,第七届“海南好米”评选结果在8月8日上午出炉:色香优粉丝、香禾优1002两个品种获得“海南好米”金奖品种,广香优银丝获“海南好米”稀饭金奖品种。
“获得‘海南好米’金奖的水稻品种我们会加快推广,并有相关的奖励政策扶持推广种植,派专家指导种植技术和管理标准。”海南省种子站副站长王彤明介绍,希望通过“海南好米”评选活动深入推进海南水稻产业结构调整,省种子站将持续扩大“海南好米”影响力,让省内外都能了解、品尝到“海南好米”的好味道。(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慧 实习生 吴琦)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