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广东军创打造“永不毕业”伴行抚育模式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5-07-15 字号: 收藏文章

  11~13日,“广东军创100”特训学员及关联商脉企业双新双创(新农人新技术创业创新)2025年度第7次“巡诊”(到企业实地“单兵教练”)在大粤西地区的三市举行。11日上午,启动式及座谈会在茂名市茂南区袂花镇北斗村的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粤西研究院举行。本次座谈会由广东省退役军人农业双新双创服务中心、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广东军创商贸联盟(筹)联合主办,2021~2024年度“广东军创100”特训班退役军人学员代表及茂名、湛江、阳江等地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代表参加交流。座谈会按照惯例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对特训班学员企业一一“把脉开方”和“授之以渔”。

  当前,农村用工荒问题在各地愈发凸显,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出台政策进行未雨绸缪布局。可喜的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愿意回到乡村从农、务农、创业、创新。其中,退役军人是特别亮眼的群体。据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长期从事退役军人培训的负责人胡玉伟研究员介绍,退役军人中70%以上拥有大专以上学历,70%左右来自农村,70%以上退役后选择回到农村,而回到农村的这部分人中又有70%以上的并不了解农业农村。为了培养这批有生力量作为广东省农业农村工作的“生力军”,自2021年开始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每年从全省退役军人中分地域、行业、类别、链条精选100名“领头雁”予以3个月的特训培育,其中涉农类的特训依托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这个“国字号”产业科技融通平台开展。截至目前,涉农类特训班已成功举办4期,共培训203名退役军人优秀企业家。胡玉伟介绍,这种特训班不同于以往的理论型培训班,除了规定的3个月实训实操“培训”,还会选择产业科技代表中的佼佼者予以全程示范打造“培养”,特训班结束后还会一路伴行“培育”。这种“一旦入学,永不毕业”“短期特训,长期抚育”“培育领头雁,带动一大片”的模式得到退役军人事务部的高度肯定,裴金佳部长还专门莅粤开展专题调研。截至目前,该模式吸引了陕西、甘肃、广西、安徽等地的退役军人培训培育版块加盟。2025年的第5期特训班将于9月开班。

  本次座谈会是2025年“伴行培育”的第7场活动,重点围绕湛江、茂名、阳江等大粤西地区退役军人特训班学员,吸引了很多社会关联企业参会交流。座谈会上,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主任刘玉涛研究员先用《惠州梅菜全链技术集成》案例予以解剖麻雀式传授“依托历史、文化、科技赋能打造高端品牌”的模式。之后,为参会企业“单兵教练”一一辅导。茂名电白廖周理是2022期学员,长期从事蛋鸡养殖,刘玉涛为他分析了淡海交互地区养殖环境、饲料源等优势,并授意他链接周边鹅蛋、鸭蛋、鸽蛋、鹌鹑蛋等商脉资源串珠成链抱团打造“五子登科”的五种蛋品礼盒。茂名高州杨梓豪是2024期的90后学员,主要从事荔枝贸易,刘玉涛为他设计了链接大粤西战友荔枝资源,打造早、中、晚熟荔枝品种“全科”闭环,互为补充联合商贸,并发挥“军创”优势做大做强品牌。此外,除了鲜果销售,要拥抱科技梯度开发荔枝皮、核、肉的药食同源精深加工产品。慕名而来的茂名高州陈周华是老年“新农人”代表,虽然不是退役军人,但也有着退役军人式的执着和坚强,50岁之前基本从事工贸行业,赚到钱后立志反哺农业,毅然回到家乡承包数千亩山塘,发挥茂名“中国罗非鱼之都”的优势,另辟蹊径“从鱼户中收罗非鱼在山塘仿野生放养,任其自由繁育”,同时,“按比例精选“广清一号”翘嘴鳜投放山塘中野养”,这种适者生存的“鲶鱼效应”混养,既大幅提升了罗非鱼品质,又以优渥环境养出了高端桂花鱼,一箭双雕。刘玉涛为陈周华设计了十斤大罗非“十全十美”定制年例(粤西地区年度民俗节庆)和“定制鱼生”“鱼米弜”“鱼馅籺”等拓链延链延伸品,引发了几轮热议。会上,刘玉涛还向大家透露了拟依托全省4期学员,并链接比邻省份退役军人抱团构建“广东军创商贸联盟”,发挥军人忠诚、正直、坚韧、耐劳等优势共同打造高端品牌的工作计划,得到大家热烈响应。

  会后,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及粤西研究院科技人员马不停蹄陆续到茂名、湛江、阳江等地的14家退役军人企业(基地)实地调研和服务。广州、佛山、深圳等地的关联投融资企业(合伙人)和省联通数字服务团队也闻讯赶到对应基地汇合交流和叠加赋能资源。(作者 占欢欢)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