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循化:小切口换来大民生 移风易俗助力脱贫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0-10-20 字号: 收藏文章

  时值深秋,黄河岸边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天高云淡,秋高气爽。记者来到白庄镇苏呼撒村,一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的文明之风扑面而来。

  苏呼撒村村民马苏力毛说,前些年村里的各族群众在婚丧嫁娶等方面攀比之风盛行,娶媳妇动辄几十万元,天价彩礼让一些普通家庭的男青年面临娶妻难。比阔气讲排场、迷信厚葬、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成为了当地老百姓的烦心事。

  马世功,苏呼撒村党支部书记。他说,以前不少年轻人借款结婚,然后带着刚过门的妻子外出打工还债,三五年回不了家,有些男青年到二十七八岁还结不了婚。同时,一桩丧事办下来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针对这些陋习,苏呼撒村党支部在白庄镇党委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引领作用,村“两委”及时召开群众大会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并将结婚彩礼的标准规定在了10万元,每桌宴席不超过700元。同时,宣传动员全体村民积极参与移风易俗活动,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如今,村里带头引领新风尚的人多了,大操大办的人少了,老百姓的精气神更足了。

  白庄镇镇长马承良告诉记者,白庄镇坚持大扶贫格局,在注重群众物质脱贫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脱贫,对群众扶志、扶智、扶德、扶业和扶心,不断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我们镇上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聘任6名移风易俗义务监督员,各村成立了红白喜庆理事会,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组织管理体系。县上首例公职人员8万元彩礼和老百姓10万元彩礼均出自白庄镇,为全镇乃至全县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树立了榜样。”马承良说。

  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循化县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省率先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活动,为贫困群众减轻经济负担。截至2019年底,循化县婚事新办2827起,纠正高价彩礼14起,丧事新办简办193起,为群众累计减轻经济负担近2亿元,户均节约15万元,小切口换来了大民生。

  移风易俗已成为最有效、最深入、最惠民的扶贫措施。

  得益于移风易俗活动的持续精准发力,循化县62个贫困村1394户795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于2017年底如期实现脱贫,成为全国第一个区域性整体脱贫摘帽的撒拉族自治县。

  2018年以来,海东市出台了全国首部推进移风易俗地方性法规《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使海东市移风易俗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自脱贫工作开展以来,用精神扶贫引领精准扶贫,引导群众破除等靠要的思想陋习,提高贫困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使“增收入”“富口袋”与“强精神”“富脑袋”同步推进。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