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文化赋能走出北京昌平古将村特色乡村发展之路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4-07-05 字号: 收藏文章

  近年来,古将村开辟了一条以文化为引领,带动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作为北京市昌平区的“文化示范村”,古将村的发展模式不仅传承与发扬了传统文化,更展现了一幅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新画卷。
  古将村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为文化活动提供了天然的舞台。村中秧歌梆子戏、高跷老会、小车会等传统艺术,历经时间的洗礼,依旧生动活泼,成为村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传统艺术不仅在村内传承,还多次参加昌平的秧歌汇演,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王国明和首都榜样李淑英等乡贤们的故事和精神,成为村民学习和效仿的楷模。还有村中的60年代建设的大礼堂、知青宿舍等历史遗迹,经过精心修缮,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些遗迹不仅是对古将村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2019年古将村建成了文化活动中心,成为村民文化生活的新地标,定期的文艺演出和文化培训活动,激发了村民的文化热情,促进了社区的文化交流。古将益民书屋,作为文化活动的聚集地,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成为知识交流的港湾。妇女读书会活动以及书法、茶艺、陶艺等多样化培训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文化素养。乡情村史陈列室,向村民和游客展示了古将村的历史脉络、民间艺术和传统手工艺,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文化传承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这些文化设施的建设,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古将村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古将村,文化节庆已成为传承文化、激活乡村的重要载体。通过策划举办如“水彩星梦·欢乐古将”文化节、端午文化节和“瑞彩流村行 市民游古将”等一系列深具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古将村不仅向外界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更为村民搭建了一个展示才艺和文化成果的舞台。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世界,也显著提升了他们的文化自信。游客的纷至沓来,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进而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兴盛,为村庄经济注入了新动力。
  古将村深知,文化繁荣需内外兼修,不仅依靠内在积淀,更需开放交流与合作。基于此,古将村积极拓展与其他村镇的合作,如与白坊村签订合作意向书,搭建起村庄间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有效提升了文化发展意识和建设水平。这些跨区域合作为古将村带来了新机遇,拓宽了村民的视野。村民通过合作与交流,接触到更广泛的文化资源和先进理念,促进了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文化生态的形成。
  村中还引入了文化培训机制,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机会。模范书局、北京御笔坊和北京月暮柴烧工作室等文化机构的参与,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学习到雕版印刷、线装书制作、毛笔技艺和陶艺创作等专业技能,显著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养和创造力。青年创客团队合作机制的建立,为村里的年轻人提供了展现才华的舞台,激发了他们对家乡文化创新的热情,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投身于村庄的文化建设和创意产业,为古将村的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创新机制的实施,转变了古将村文化建设的模式,从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推动转变为全民参与、共同创造的生动实践。
  古将村的文化振兴战略正深刻地影响着村庄的每一个角落,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魅力。而取得这些显著成果,离不开驻村“第一书记”王欣的重要作用,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她不仅积极推进涉农政策指导和资源对接,更在文化挖掘、技能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出主意想办法,身体力行融入乡村建设,尤其是携古将村独特的文化,不断开拓古将村的以文兴业促振兴之路,促进古将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