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应对“最冷”猪周期 生产调控与市场调控“双管齐下”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4-01-11 字号: 收藏文章

  尽管价格低迷,企业亏损,但生猪行业整体产业素质在稳步提升。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大型现代化养殖企业,新品种新技术加快应用,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眼下,养猪场户正在经历“漫长的季节”。自2021年生猪产能全面恢复以来,价格低位徘徊持续之久超出人们的预料,被称为“最冷”猪周期。

  所谓“最冷”猪周期,是仅就价格而言的,并不完全代表产业景气度。回顾2023年,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猪肉市场供应充足。基础产能方面,能繁母猪存栏始终高于41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生产效率方面,每头母猪年提供肥猪数量增长2.7%。在这两大因素作用下,猪肉产量处于高位,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9%。从全年看,生猪月度价差缩小到每公斤3元,远低于2022年的13.9元,年内涨跌更为平缓。

  不过,对2023年来说,涨跌平缓的另一种表达是持续亏损。按加权平均计算,2023年1月至11月,出栏一头生猪平均亏损73元。截至2023年9月末,21家上市猪企中,18家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8.41%,3家超过80%。面对亏损,有的处置闲置猪场,有的积极融资,还有的下调出栏目标。

  要看到,尽管价格低迷,企业亏损,但生猪行业整体产业素质在稳步提升。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大型现代化养殖企业,新品种新技术加快应用,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不断提高。2018年以后,中小经营主体加快退出。2023年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68%,比2022年提高约3个百分点。

  猪周期是由于产能调整和产出调整存在时滞导致的供需错配及其循环。其中,价格是表象,利润是驱动。行业都明白,产能不降,猪价难振,但似乎没有一家企业愿意主动去产能。背后的逻辑是,都想等别人去产能,以期价格回升,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只是,形势比人强,现金流压力下,一些主体迫不得已只能去产能。从本质上看,猪周期存在的条件是经营主体的不同应对和互相博弈。

  猪周期恰如万有引力,养猪场户无不身处其中。行业越来越认识到,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猪周期的存在不可避免,熨平猪周期实是奢谈,能安然穿越已属不易。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首次传入我国,不仅改变了养猪格局,也改变了猪周期的表现。以往猪周期下行时,快速去产能主要通过淘汰散户和小型养猪场来实现。如今,规模化程度高,很多大型企业资金能力强,在价格底部的抗亏损能力强。这导致去产能进程慢,以至于价格长期疲软。自然也无需悲观。

  从产业来看,现在的漫长亏损期也是在为未来的正常盈利积蓄力量。寒冬可能漫长但注定会结束,因为价格不会一成不变。正如2019年至2020年的养猪超高收益一样,当前的低价徘徊终有尽时。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7.33元。有专家表示,按当前调减速度测算,2024年一季度生猪产能将回到正常水平。

  从个体来看,寒风吹来自然会冷,但体感却不尽相同,差别在于御寒手段不同。有的在大规模扩张后遭遇价格下行,应对不力,甚至面临退市风险。有的努力降本增效、合理调整产能,养殖成本逐季下降,等待春天到来。2021年以来,相关部门定期发布生猪全产业链信息,涵盖生产、价格、消费、进出口以及成本收益等数据。经营主体不妨从中分析判断,把握形势变化,顺势顺时出栏,加强成本控制和资金管理。

  农业农村部日前表示,将坚持生产调控与市场调控“双管齐下”,优化完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精准开展生产预警引导,推动生猪产能稳定在合理水平。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将如何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毕竟,小寒已过,春分不远。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