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减损增产 颗粒归仓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3-12-26 字号: 收藏文章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今年以来,江西省南昌市将降低机械化收割损失率作为粮食生产机械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强技术指导,积极开展主粮作物机械化作业的大规模宣传和培训活动以及损失率的监测调查,充分挖掘机械化收割的潜力,组织各地抓住农时,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实现粮食全面丰收。

  完善监测体系  规范农机操作

  机收减损工作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为满足机收标准化作业要求,实现机收损失率合理可控,该市组织县区农业技术部门联合各乡镇成立技术推广小组,分片包干、巡回指导,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机收减损工作,推广规范化农机操作技术。同时,在《江西省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按粮食品种和高度等,指导农户选择适收机型,明确作业准备、适收时间、作业要求、技术参数调整等关键技术指标,逐步探索出适合当地的水稻机收减损技术规范,为全市机收减损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依托全市5个省级水稻机收减损监测点,南昌市农业农村局将各地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农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逐步纳入全市机收减损监测体系,推广水稻机收减损技术,掌握当地水稻适宜收割期、留茬高度等关键技术指标,收集监测点水稻(早、中、晚稻)机收参数、测定机收损失率、评估机收作业效果,进一步加强机收减损监测工作。同时,引导各县区充分发挥监测点先进机具装备、技术、人员优势,通过社会化服务订单作业、农业生产托管等多种方式,帮助监测点及周边农户完成机收作业,并组织农机手、农户开展交流、培训、现场观摩等活动,通过学习减损技术、指导操作技术、展示作业效果等方式,宣传推广机收减损技术。

  锻炼技术队伍  树立优秀典型

  为快速推动机收减损意识深入人心,今年,南昌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水稻机收减损大比武暨机收减损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组织全市水稻主产县区开展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以赛促训、以赛提技,营造广大农机手比学赶超、全社会关注支持机收减损工作的浓厚氛围,全面推广粮食机收减损技术。今年以来,该市各县区开展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4次,参会人员60余人,通过机收减损比武活动锻炼农机手实操技术,择优选拔了来自南昌县、新建区的两名技术能手参加全省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并荣获大赛个人二等奖和优胜奖,为全市机收减损工作树立了优秀典型。

  同时,该市统筹协调农机推广培训机构、农机合作社、农机一线“土专家”等专业化力量,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室内教学与田间活动相结合、作业演示与专家讲解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示范推广新技术、新装备,全方位开展机收减损技术培训,督促各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做好农机手特别是新手的培训工作,强化田间操作实训,提高规范作业能力。目前,该市各级农机推广部门2023年共组织水稻机收减损专题培训和田间演示活动10余次,培训农机手405人。

  为营造机收减损良好氛围,围绕“提质增效、减损增产”主题,该市各级农机部门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开展广泛宣传,印发机收减损技术科普宣传资料1000余份。同时,结合农业大讲堂下基层宣讲、科技下乡等活动,把机收减损技术规范和农机扶持政策送达广大农户手中,积极挖掘在机收减损技术应用过程中涌现的典型。

  开展监测调查  健全应急体系

  为最大限度降低粮食作物生产损失,南昌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水稻机收损失监测调查的通知》,成立监测调查联合工作队,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水稻机收损失监测调查工作,共出动调查人员325人次,对水稻单季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的县区所有产粮乡镇进行全覆盖监测调查,挖掘机收减损潜力,提升粮食机收作业质量,减少机收环节损耗,基本实现了最大限度降低粮食作物生产损失的目标。

  一直以来,该市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坚决杜绝因“收割机在田里作业,人员在田块拾稻穗”造成机器伤人事件的发生,坚守农机安全生产底线。同时,动员农机户和农机合作社提前着手检修农机,组织技术骨干开展机械化技术培训,多举措减少田间地头收获损耗。

  按照“建在平时、用在战时”“平战结合”的要求,该市着眼长远提升机械化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农机应急作业服务机制,依托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产销企业等农机服务组织,建立以粮食应急抢收和抗旱排涝为重点的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提高防灾救灾能力,确保应急作业服务队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来、冲得上去、管得了用,努力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提供机械化支撑。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