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秸秆、菜秧、田间杂草……这些曾经无处安放的农业废弃物有了新去处。在顺义区,农业废弃物经过资源化利用,变身为有机肥,还田培肥护庄稼。
记者在北京奥格尼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有机肥处理中心看到,运送来的农业废弃物,先集中卸载到巨型粉碎机前,再由铲车装填到机器中进行粉碎。这些农业废弃物包括玉米秸秆、青椒和茄子秧、田间枯枝落叶等。
北京奥格尼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冬辉介绍:“现在公司每年要处理顺义区53000亩左右菜田的废弃物,处理方式是把废弃物与畜禽粪便掺混,并加入一定的发酵菌剂,进行高温堆肥。两个月左右,废弃物就会发酵成有机肥。”
目前,顺义区的农业废弃物种类主要包括茄子、西红柿等茄果类菜秧,生菜、白菜等叶菜类残留叶片,以及田间的枯枝落叶杂草等。这些废弃物经过无害化处理,发酵为有机肥再还回土壤,培肥地力,实现循环利用。这一处理方式避免了此前农业废弃物直接还田可能造成的病虫害等问题。经过检测,顺义区的耕地地力等级目前在全市排名前列。
农业废弃物变身有机肥,不仅让土地更肥沃,也改善了村庄环境。北务镇、杨镇等地菜田大棚成方连片,收获时间集中。曾经同一时间段产生的大量菜秧瓜藤只能堆到路边,而后再由人工清运,影响了村域环境,也容易带来交通安全隐患。自从这些农业废弃物统一运送到有机肥处理中心之后,此类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除了环境效益,农业废弃物变身有机肥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顺义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站站长陈建民介绍,从2017年至今,按鲜重算,全区仅回收菜田废弃物就有大约85万吨,制成有机肥约11万吨,有机质约4万吨,带来约6500万元的经济效益,直接或间接促进了上百户农民增收。
在顺义区,企业直接到田间地头免费收集农业废弃物,制成的一部分有机肥会通过政府采购免费发放给农民使用。下一步,区农业农村局还会联合相关单位,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开展广泛合作,研发新的功能性菌剂,满足不同作物的多样化需求,探索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新路径。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