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猪价涨幅回落 CPI时隔7个月重回“1”时代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2-12-09 字号: 收藏文章

  在猪肉和蔬菜价格回落带动下叠加高基数影响,11月CPI同比涨幅时隔7个月重回“1”时代。

  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6%,涨幅较10月回落0.5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3%,与上月持平,连续两个月负增长。

  专家分析,当前CPI走势温和,预计2022年全年CPI同比增幅将在2.0%左右,明显低于3.0%的调控目标,预计明年中国的通胀仍将保持在温和区间。

  核心CPI维持低位

  11月份,受国内疫情、季节性因素及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共同影响,CPI环比由涨转降,同比涨幅回落。

  从同比看,CPI上涨1.6%,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同比涨幅回落较多,主要是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7%,涨幅比上月回落3.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68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34.4%,涨幅比上月回落17.4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21.2%,降幅比上月扩大13.1个百分点。

  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0.8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11.4%、12.3%和4.6%,涨幅均有回落;家庭服务价格上涨2.3%,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11月CPI同比继续回落有三个原因,一是在去年同期的高基数下,猪肉对CPI同比的正向拉动作用有所下降;二是在疫情反复和居民消费疲弱的背景下,非食品价格回升空间有限;三是11月CPI翘尾因素较上月有所回落。

  中金公司宏观团队研报称,食品方面,生猪供给在调控力度增强、高价提振养殖户出栏积极性的情况下由紧转松,疫情反复使得外出就餐和高校等集中采购需求下降,这些因素带动猪肉价格环比转负,同比增速大幅下降;由于充足供应,蔬菜价格同比降幅扩大。

  据测算,在11月份1.6%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9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与上月相同。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当前CPI走势温和,特别是扣除价格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类商品,更能反映整体物价水平的核心CPI持续处于1.0%以下的低位。从原因来看,除国内商品供应充足外,还缘于消费需求略有不足、居民消费信心仍偏弱等。

  王青预计,2022年全年CPI同比增幅将在2.0%左右,明显低于3.0%的控制目标。这意味着国内宏观政策有条件“以我为主”,年底货币、财政政策都具备在稳增长方向适度发力的空间。

  PPI同比继续下降

  PPI方面,11月份受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行业价格上涨影响, PPI环比微涨;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同比继续下降。

  从同比看,PPI下降1.3%,降幅与上月相同。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0%,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下降的有15个,价格上涨的有25个。

  据测算,在11月份1.3%的PPI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分析,PMI数据显示美欧日11月制造业活动均处于收缩区间,受海外经济衰退预期升温影响,工业品和大宗商品价格涨势有限,同时国内保供稳价政策见效、经济恢复态势略有放缓、市场需求走软等因素综合作用,高基数效应成为PPI最大影响项,拖累11月PPI同比跌幅维持在1.3%。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行业价格阶段性上涨,使PPI环比涨幅微跌0.1个百分点至0.1%。

  伍超明预计,12月PPI同比仍将在负区间运行。他认为,尽管去年12月基数小幅走低,但仍处于高位,而且全球经济疲弱态势已定,需求不足对价格的支撑减弱。此外,国内工业企业正处于去库存周期中,对PPI涨幅形成利空。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