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2400亿!牧原、温氏等猪企曝“危险信号”!正邦净资产不到1亿!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2-10-10 字号: 收藏文章

  “人有多大胆,猪有多大产!”用这句话来形容当今养猪业,最贴切不过!养猪是绝对的“重资产行业”,同时也是高负债行业!如牧原负债超61.3%、温氏负债超65.7%,而最牛的正邦、傲农、天邦更是超80%!上市猪企的“危险信号”已相继曝出......

  牧原负债屡创新高

  “不会借钱的猪企,不是好上市公司!”

  牧原无比深刻的实践着这一真理,身为全球生猪产能最大的养猪集团,牧原在近5年来取得了飞跃式发展,但其资产负债率也屡创新高。

  据其财报披露,牧原负债率从2020年3季度末来已经连续5个季度增长,分别为43.34%、46.09%、48.07%、53.09%、57.77%、61.3%!

  具体来看,截至2021年末,牧原短期借款超222.91亿元、合同负债超4.54亿元、长期借款超139.23亿元、租赁负债为68.15亿元,分别占总资产的12.58%、0.26%、7.85%、3.84%。

  也就是说,牧原截止2021年末的负债就已高达434.85亿,相较于2021年初增长超100亿!

  并且到了2022年,牧原的负债率也进一步提升!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牧原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为66.48%,再度创下历史新高。

  截至今年6月底,牧原账面货币资金为135.7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0.36亿元增加75.36亿元,较年初增加13.74亿元。

  与之对应的是,短期借款292.3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83.79亿元、长期借款117.11亿元、应付债券87.74亿元,长短期债务及短期债务分别为580.97亿元、376.12亿元。

  但高负债的背后,也是牧原加速狂奔的步伐!

 牧原负债狂奔

  在中国养猪业,牧原原本算不上龙头企业,但是他们近些年来的成长速度却碾压了所有猪企!

  2010年时,牧原的年营收还只有4.45亿元,但是后来都稳定增长,并且在2017年后开始“爆发式增长”,一路飙升到2021年的788.9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50%。

  牧原这样的增长率堪称神话,所以说“非瘟”是整个行业的危机,却反而成就了牧原的狂奔!因此不要忽略“危机”的力量,困难会总会帮忙淘汰一大批同行!

  这些年来,牧原不仅增收,更是增利!他们2010年的利润还只有8560.95万,到2020年有了274.51亿元,增长将近300倍!比“股神巴菲特”还牛,也难怪大家都叫他“猪茅”。

  虽然牧原2021年盈利也下滑到69亿多,但要看到去年行业的亏损是一片哀嚎,温氏、正邦亏损高达一两百亿!如果从行业平均水平来看,牧原2021年的成果其实不弱于2020年!因为也就是在这一年,牧原通过产能扩张坐稳了他们“全球第一”的宝座。

  牧原2013年销量才131万头,而非瘟后迅速增长,朝着“年出栏千万头”提升,但最大的爆发还是在2021年,他们得到产能一下就从不到2000万头增长到4026万头!

  如此看来,牧原的负债率猛增也并非没有道理!这些借来的钱,都变成了白花花的猪。

  而放眼未来,牧原的负债恐怕还会进一步水涨船高,他们最新表示有能繁母猪250万头,以他们自己披露的PSY26来看,明年产能冲到6千万头以上并非难题!

  但牧原自己可是说了,年底产能可以达到7500万头!不管到底能不能实现,他们总会朝着这一目标前进,那“借钱养猪”的数目又不在少数!

  猪企债务超2400亿!

  从整个行业来看,“借钱养猪”已经是基本操作。

  据雪球“我不帅你报警”的统计,截止2022年一季度,17家上市猪企流动负债合计高达2415.89亿元!

  并且17家猪企中有9家流动比率小于1,尤其正邦科技、天邦股份竟然低于0.4,短期流动性压力很大!流动比率和现金比率通常越低就越危险,因此他指出:正邦、傲农、天邦、正虹4家企业的资金最为紧张。

  实际上,正邦、傲农、天邦负债率已超过80%,达到了一般企业的微信警戒线!而正邦科技更是突破102%,其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正邦科技净资产仅剩7400多万元。

  对于正邦来说,最大的好消息是现今猪价涨上去了,他们毕竟也还是拥有全国前四产能的猪企,应该能借助这波“高猪价”成功回血。但最需要警惕的是,降低成本、降低负债率是当务之急,因为明年的猪价又充满了风险――尽管降不到7元/斤那么低,但也一定没有现在12元/斤这么高;对于正邦而言,10元猪价就是“生死线”。

  温氏换道超车

  过往5年半以来,真正赚到大钱的猪企只有牧原和温氏。其他猪企要么是产能提升缓慢,要么就是在猪周期下巨亏!

  温氏在经历“非瘟”的打击后,韧性十足的恢复了产能,却难改负债率高涨的局面。

  据温氏202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总营收为315.44亿元,同比增长2.9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24亿元,同比减少41.07%,而这是公司2012年以来最大中报亏损。

  债务方面:据同花顺iFinD统计,截至目前,温氏股份总计发行了22只债券,累计发行总额达264.88亿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5.70%,为2015年上市以来较高水平。

  按理来说,温氏“公司+农户”养殖模式最大的优点是轻资产,为什负债率也连续大涨?不仅在于他们“非瘟后的重建工作”需要大量资金,同时他们也投入了大量新项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温氏与广东省国资委及其他投资人新办的“煦兴牧科”,这一新公司不再是温氏传统的“公司+农户”模式,而是采用了“自繁自养集约化”养猪模式。

  温氏对这一新公司不仅投入了重金,而且还送去了包括罗旭芳(温氏原副总裁兼养猪事业部总裁)在内的一众顶尖人才。可见对其寄予厚望!

  综合来看,经历最残酷的非瘟和最惨烈的猪周期后,养猪业已彻底发生了变化,“借钱养猪”虽然风险很高,但已经是猪企们撬动市场、血拼竞争的重要筹码。有时候,猪企们逆势扩张的底气就在于“钱是借的、以后再还”,那么就有希望在熬过低谷之后占据更大的蛋糕和利润!

  对此,牧原已做得很好,而温氏也在弯道追赶,但在这个“竞赛”中也难免有人翻车......

  文章来源:新浪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