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大棚撂荒怎么办?别着急,后沙峪镇有实招。日前,该镇以董各庄村为试点,对村西侧的一处撂荒地进行复耕,已打造成为集有机种植、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后沙峪农场。
农场总占地面积51亩,共有冷棚30个、暖棚3个。农场工作人员张海曼介绍:“现在地里种有西红柿、茄子、辣椒、丝瓜、西瓜等20余种果蔬。”农场内,茄子色泽亮丽、番茄颗颗饱满,工作人员有的在清理杂草,有的在施有机肥。马粪含纤维素、半纤维素较多,可改善土壤;鸡粪经过处理后,可提高农产品品质……农场根据不同的土地选择不同的有机肥料。
“我们将种植土壤、农田灌溉水、农作物送至专业机构进行检测,其中土壤、灌溉水内的PH值、各类元素含量、菌群全部满足有机认证标准,农作物更是满足58项有机认证标准,目前,正在申请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双重认证。”张海曼介绍。
在农场中心的篱笆内,70余只白鹅在木兰芽间穿行。“这些白鹅都是散养的,近期还将引入其它禽类,捕食林间虫子。”张海曼告诉记者。
中午,一位工作人员挎着竹篮走进大棚,对照订单开始采摘。消费者在微信小程序“后沙峪农场”下单后,工作人员按照需求将果蔬打包,并通过顺丰快递邮寄,消费者最快当日便可吃到新鲜蔬菜。
后沙峪农场还拓展了菜园认领业务,农场可提供技术指导与日常维护服务。“我家认领的这块地成了‘实践教育基地’,闲暇时间带着孩子下地劳作,既长知识又锻炼身体,一举多得。”市民李先生表示。
后沙峪镇园林中心负责人周帅表示,明年年初,农场将扩大规模,预计达到120亩,还将开辟多个园区,包含亲子乐园、露营等,进一步满足群众需求。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