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近日,重庆南川区兴隆镇金禾村水稻示范田里,曾两次掠过稻田的大疆T60植保无人机,见证了一场丰收测产。重庆市种子站组织专家对“2025年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促单产提升项目(南川示范片)”开展田间测产,结果显示:统防统治示范区平均亩产599.64公斤,较农户自防区的552.17公斤增产8.6%,远超5%的单产提升预期目标。
这片700亩的示范片,种植的是当地主推水稻品种,栽培条件、水肥管理等耕作制度与周边一致。区别于农户自行防治,示范区依据当地水稻病虫害监测情况,在分蘖期和破口期,采用大疆T60植保无人机开展了两次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事操作符合水稻种植技术规范,数据记录真实完整。
“统防统治既要‘防得住虫’,也要‘算得清账’。”重庆市种子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重庆以“三统一”植保服务为核心抓手,在全市水稻种植区打造3个统防统治促单产提升示范片,除南川700亩外,还包括永川区临江镇1000亩、秀山县清溪场街道800亩。所谓“三统一”,即统一药剂供应,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抗药性监测结果,选用高效、低毒、合规农药,兼顾绿色防控与化学防治;统一作业标准,采用机动喷雾器、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施药器械,遵循标准化作业流程,提升农药利用率、减少用量;统一监测预警,依托各区县田间监测点动态数据,经专家团队研判防治建议后,适时开展统防统治,实现早发现、早防治。
水稻是重庆主要粮食作物,但其产量和质量保障面临不小挑战:全市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约2000万亩次,二化螟、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稻瘟病在感病品种种植区流行风险上升,成了制约单产提升的“拦路虎”,也让不少种植户陷入“不会防、防不好”的困境。
“‘三统一’把分散的防治力量聚成了‘拳头’。”参与测产的专家表示,这种集约化、标准化的病虫害防控模式,既破解了农户“不懂技术、防治效果差”的难题,又实现了农药减量与产量提升的双赢。从南川示范片成效看,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100%,病虫害防控效果良好,为重庆水稻单产稳定增长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模式,也为筑牢粮食安全防线添了底气。
接下来,重庆将以这批示范片为样板,进一步推广“三统一”统防统治模式,让更多稻农从科学防控中受益。(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