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喜看沃野织锦绣 生态农业促振兴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1-08-12 字号: 收藏文章

  8月8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位于牡丹区李村镇高李村黄河生态园区内生机盎然,各种蔬果争相生长,园区数十名工人正分散在各个种植区内忙着采摘,每个人脸上都挂着丰收的喜悦。 

  看着园区内一派忙碌景象,高李村党支部书记刘冠英颇为感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这里有这么好的生态资源,就想着走生态振兴的路子。”高李村位于黄河大堤南侧,是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典型示范村。2019年,该村通过引进黄河生态园项目,不仅本村村民年收入翻倍,还为附近村村民提供了诸多工作岗位。

  “我们种植的葡萄,没有添加任何催化肥料和农药,只用农家肥和酵素,再加上黄河滩区的土壤十分适合种植巨峰葡萄,产出的葡萄个大、色鲜、味纯、无公害,口感特别甜,而且带有天然的清香。”黄河生态园负责人夏芳介绍,2015年,她放弃北京的高薪工作,返乡搞起了生态养殖,通过微信小程序销售无公害蔬果,产品供不应求。

  “以前在地里忙活一年顶多挣三四万元,现在俺两口子加起来一月能挣1万多元,这样的生活咋不让人高兴呢!”村民李美玲告诉记者,她靠着园区流转土地挣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一份土地挣两份钱的“二金”模式,让她家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且,老伴儿李金福还在村里的梦宇桥梁模板厂当电焊工,一天能收入350元,日子过得是一天比一天好。

  “现在俺村依托黄河生态园、模板厂、风力发电等项目,一年能为村集体带来17万元的收入,其中收益的60%分给困难群众,其余的留给村里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刘冠英告诉记者,村里的水费和卫生费都是村集体承担,村民不用掏一分钱。并且,只要是本村考上大学的学生每人奖励1000元,一般村民如果生了大病,村里还资助5000元,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福祉。

  生态农业收获的不仅仅是优质高产的农特产,更有沃野之上的绿意葱茏,美景如画。“生态农业的未来,和旅游密不可分,欢迎大家来高李村做客。”刘冠英介绍,下一步,高李村将积极推进农旅深度融合,挖掘农耕文化特色,把“资源禀赋”转化为“美丽经济”。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