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公众号4月26日消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口蹄疫与新发病流行病学创新团队和外寄生虫与虫媒疫病团队在非洲猪瘟病毒致病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发现敲除MGF-110-9L基因的非洲猪瘟病毒对猪致病性降低。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病毒学(Virologica Sinica)》上。
该研究构建了非洲猪瘟病毒MGF-110-9L基因缺失毒株,当与野生毒株分别攻毒实验猪时,野生毒攻毒的动物及其同居动物,第15天全部死亡;MGF-110-9L基因缺失毒攻毒的动物,21天后仍有60%动物存活。缺失毒感染动物的血毒和组织带毒均明显少于野生毒,感染缺失毒存活动物的组织器官正常,表明非洲猪瘟MGF-110-9L基因病毒是病毒致弱的重要分子。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来源:观察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