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我市从播种规划、科技赋能、物资保障到市场监管多维度发力,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备春耕任务,一幅生动的“春忙图”正在松原大地徐徐展开。
统筹规划强基础,物资保障稳民心。在任务落实与物资保障方面,高效完成播种面积分解工作。我市对标省级下达1618.4万亩粮食播种任务和79.1万亩大豆播种任务,因地制宜逐项逐级分解任务,已精准分配至宁江区、扶余市、前郭县、长岭县、乾安县等地,明确各地具体种植面积指标,确保责任压实、任务落地。与此同时,我市全力保障备耕物资供应,目前44.4亿元资金已全部到位,6万余吨种子、64万吨化肥已配送至农户,为春耕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科技赋能提效能,田间课堂送技术。为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我市组织各级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培训工作。在宁江区伯都乡培训现场,农技员老张指着手中的土壤样本,用接地气的比喻向村民讲解:“测土配方施肥,就像给土地‘量身定制营养餐’。咱们得先摸清土壤缺啥,再按需施肥,既能节省成本,又能提高产量。”生动的讲解让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村民围在老张身边,不时提问交流。“田间课堂”让农业科技“金点子”落地生根。目前,全市已开展350期培训,覆盖近11万人次,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与新成果。其中,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超过246万亩,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参加培训的村民李连成说:“在技术人员的指导和示范主体的辐射带动下,我们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今年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监管护航保安全,精细服务促生产。为守护农民“粮袋子”安全,我市持续开展春季农资打假行动,严打生产经营假劣农资违法行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同时,我市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和农机保障工作,对8.3万眼农田井全面检修,确保春耕用水充足;完成48.2万台套农机具检修,检修率100%,为农机高效作业筑牢基础。我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科学发布农作物适播期预报,因地制宜指导各地开展水田育苗、插秧及大田整地播种工作。持续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增粮技术,指导农民适时开犁播种,确保春耕生产工作有序推进,力争将每一寸土地都种在“黄金期”,为实现全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松原日报记者 高铭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