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京冀联手研发 推广超千万亩 一套灌溉技术一年节水超1亿立方米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5-04-28 字号: 收藏文章

  4月22日上午10时,鹿泉农业节水试验示范基地,工作人员轻点手机屏幕,打开电子水阀,遍布田间的微喷带喷出细密水雾。400亩正在抽穗期的小麦,沐浴在绵绵“细雨”中。

  “这套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完全自主研发,节水、节肥,省工、省力。”河北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檀海斌说,去年,基地小麦玉米周年亩产近1.5吨,相较常规灌溉方式,节水28%,节肥15%,增产12.3%。

  4月21日,以这套技术作为核心成果的“主粮作物水肥精准高效集约化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项目,拿下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完成人是一支来自京冀的联合研发团队。

  一直以来,华北地区农业发展受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在河北,75%的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因长期超采,形成全国最大地下水漏斗区。

  压减农业用水,势在必行。

  “2009年,我们就启动了研发。当时,一种刚兴起的微喷带灌溉技术让人眼前一亮。”檀海斌说,这种技术主要用于胡萝卜、白菜等蔬菜种植,铺设间距3米至4米就能实现全覆盖灌溉,较地面灌溉能节水三成。

  不料,把微喷带铺到大田后,由于小麦玉米高度超过蔬菜,灌溉效果大打折扣。

  要实现均匀灌溉,必须缩小微喷带铺设间距。檀海斌团队经过两年试验,将铺设间距锁定为1.8米至2.4米。

  但新难题又冒了出来。常规微喷带最大单侧铺设长度只有60米,在长地块里要安装很多支管进行连接,影响农机作业。

  能否研发出一条更长的微喷带?延长,难度呈几何倍数增加,孔径、孔距、喷幅……十几个参数,组合方案成千上万。

  力求破解之策,檀海斌找到节水灌溉领域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严海军,携手攻关。严海军团队负责设计理论模型,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联合企业研发配套设备。

  历经十余年攻关,京冀联合团队将微喷带单侧铺设长度增加到100米以上,还研发出水肥精准高效集约化生产关键装备与技术,并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

  去年9月,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为组长的专家委员会评价,该项目整体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近三年,项目成果在河北及周边区域累计推广1015万亩,增粮189.8万吨,年节水超1亿立方米。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区域,也是重要粮食主产区。”严海军希望,这套技术能在黄淮海平原大力推广,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新路径。(河北日报记者 王璐丹 刘荣荣)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