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单晚稻集中育秧的黄金时段。连日来,在秀洲区新塍镇诺禾生态农场的育秧基地,机器轰鸣,育秧生产线已经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行,基地内一片忙碌景象。
只见,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开展作业,先后将育秧盘、育秧基质、种子整齐放入生产线上。随着生产线的运转,相继完成了装土、配水、撒种等工序的秧盘从传输带上出来。随着流水线的传输带,一盘盘秧盘很快完成。工人们再通过机械装运方式将秧盘移至育秧大棚里催芽,开启水稻生产“加速”模式。
“一般稻种从浸种到装进育秧盘在2到3天时间,秧盘好了之后先堆砌2天进行催芽,然后再分盘平放在架子上,让秧苗慢慢发育长大。”诺禾生态农场负责人杨颖烽介绍道,采用自动化育秧设备,省时省力、育苗均匀,一台机械每小时可育600盘秧苗,与传统育秧方式相比,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虽然晚稻直播非常方便,但种粮大户每年这个季节仍会花精力去育秧。在嘉兴市桑乐农机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育秧大棚内,不少秧苗已经萌出绿油油的小芽头。
“今年,主推的是优质大米嘉禾香1号和秀水121。”嘉兴市桑乐农机果蔬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黄金林告诉记者,单季晚稻秧龄期在20多天,为了错开种植时间,这些秧苗都是分批而育。
育秧也是一门技术活,大棚内,控温控水设备齐全。为促进秧苗更好地生长,技术部门也是积极参与管理,及时关注秧苗出芽后的水份、温度,确保秧苗移栽到大田时更加的健壮,能够尽快扎根返青。
“我们通过科学引导农户开展翻耕土地、管护果园、育苗、播种等春耕生产,期间做到错时下田、错峰作业,实现了防控不留死角,既守护农民的‘钱袋子’,又保障居民的‘菜篮子’。”秀洲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春耕备耕以来,镇里积极组织农技人员将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解决春耕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还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开展在线指导、在线答疑,确保全镇农业生产有序推进,努力实现全年粮食增产丰收目标。
秀洲区今年下半年晚稻种植面积约20.2万亩,接下来,秀洲区将继续抢抓农时,全力做好服务,抓好落实,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稳住粮食安全基本盘。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