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36个优质品种、513份珍贵材料 中国水稻研究所助力重庆水稻品种选育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2-08-15 字号: 收藏文章

  8月10日上午,永川区卫星湖街道,市农科院渝西作物试验站的试验田里,513份水稻材料已长至金黄。“效果不错,有几份材料适应性很强,今后还要加强合作!”正在田间认真观摩的中国水稻研究所党委书记高士军高兴地说。  

  今年3月,市农科院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应重庆湿热寡照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水稻育种需求,有针对性地向重庆提供了抗高温伏旱的36个优质水稻品种、513份珍贵材料。

  恰逢今年重庆持续性高温伏旱天气,在永川区来苏镇的品种种植示范基地,中国水稻研究所和市农科院特作所的水稻专家实地考察了36个优质水稻品种的表现。“虽然受高温影响,大米垩白度偏高,但稻穗十分饱满,结实率高。”专家们对试种结果一致表示满意。

  良种创新,基础在育种材料。“中国水稻研究所作为‘国家队’,在水稻育种上有人才、科研材料、育种技术等优势。这次从他们提供的500多份材料中我们已经初步做出10余个杂交组合,准备开展进一步的选育。”市农科院副院长张贵先说,双方的合作对于西南丘陵山地稻区选育高产优质高效的抗高温伏旱水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水稻研究所专家看来,重庆作为西南稻区的典型代表,湿热寡照的天气、土地零碎的耕作条件,在耐高温伏旱水稻品种选育方面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在重庆开展选育合作,也有助于相关品种、技术在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稻区推广应用。

  “从这次实地观摩情况看,效果不错,为下一步继续开展优质资源联合攻关打下了良好基础!”双方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合作,通过互派科技人员等方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选育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水稻新品种,研发绿色智能高效新技术新产品,并促进在西南稻区的推广应用,共同引领西南水稻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助力水稻“藏粮于技”,确保粮食安全、种源安全。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