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桐园村支部书记苏振江正和村民一起忙活。“苏支书,你们这次种植的玉米地有好大面积啊?”刘建国大声问道。
“我们这次整治的撂荒地面积有278亩,其中水田204亩,旱地74亩,种了玉米和土豆后,预计一年能够收入50万元以上。”苏振江掰着手指头,喜笑颜开地向这位前来查看撂荒地整治情况的镇纪委书记介绍。
纪委书记为何查看撂荒地整治?这还得从桐元村之前的情况说起。
桐元村位于官渡镇场镇附近,有耕地2782亩,众多中青年外出务工。虽然为了发展产业,已经种植了600亩脆李、500亩柑橘、400亩黄金梨,但仍有近300亩土地撂荒。
苏振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向来村督查春耕备耕的刘建国反映了这一情况。
“这是关乎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必须尽快解决。”刘建国向苏振江提议,“要不成立村集体合作社搞土地流转?”
“怎么流转,哪个来牵头?”苏振江满脸疑惑。
“我看就由你们村委会牵头,由桐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向银行贷款解决资金问题,让他们入股分红!”
“村民会同意吗?”
“你们可以把这件事纳入‘四议两公开’内容,由村民来决定。”
很快,经村支两委反复商议拟定的土地流转方案就摆在村民面前。
“整治后,采取套种的模式种植粮食作物,一亩至少有2000多元收入,比闲置强。”村干部宣讲了土地流转整治的好处。
“荒着也是荒着,不如交给村里集中管理、种植,还能增加收入。行!”这个方案得到村民支持,很快通过。村里紧接着就展开清园,并组织春耕春播生产。
推动桐元村撂荒地复耕,只是巫山县各乡镇在县纪委监委推动下,立足职能职责开展监督的一个缩影。据悉,巫山县纪委监委整合“室、组、地”力量,组建4个专项督查组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走访调研,重点整治惠农政策落实、耕地保护、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截至目前,在县纪委监委推动下,有关乡镇、部门针对撂荒地问题开展专项督查4次,开展建设土地整治项目15个3万余亩,复耕复种撂荒地3012亩。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