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一起打造家门口的特色产业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2-01-25 字号: 收藏文章

       乡村产业发展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也是各族群众讨论的热点。

  1月22日,在富蕴县库尔特乡阿舍勒奶源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负责人加尼别克·瓦力旦正和工人们一起将生产的各类奶制品装箱打包,按订单发往各地。 

  作为一家奶制品合作社负责人,加尼别克·瓦力旦对自治区两会中代表委员们关注的乡村产业发展也深有感触,他说:“自治区要求培育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我有信心带领村民一起把日子越过越好。” 

  阿舍勒奶源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丝路姑娘”品牌,加工奶酪、奶疙瘩、酥油、奶昔、奶豆腐等12种奶制品。 

  合作社坚持“养殖进所、挤奶进站、统一销售”的原则,组织农牧民就近销售牛奶,年加工牛奶600吨以上,辐射带动周边180户养殖户。 

  加尼别克·瓦力旦说,接下来,合作社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延伸培育产业链,擦亮品牌,不断增强产业发展能力。 

  “现在有了合作社,我们再也不用为牛奶的销路发愁了。我在合作社里务工,收入有保障。”一旁正在卸货的村民加合拜·阿布得拉什说,过去家里多余的牛奶或是送人或是做成奶疙瘩自己吃,现在与合作社签了牛奶供应订单,一年下来,牛奶销售就能增收7000余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我们村当前最需要的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助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阿舍勒村党支部书记托合达尔·赛依拉西深有感触地说。 

  阿舍勒村以前在距离县城70多公里的山沟里,因基础设施薄弱,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生活环境差,生产资料普遍缺乏,村民增收渠道狭窄,2017年整村搬迁至距离县城6公里处。 

  这几年,阿舍勒村将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结合“短、平、快”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培养村民发展牛羊养殖和日光温室蔬菜种植等。目前已建2000平方米的高标准智能温控大棚、985平方米的奶制品加工厂、540平方米的保鲜库、570平方米的牛羊肉加工厂,注册了“泰古”商标。在产业带动下,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迅速得到激发。 

  托合达尔·赛依拉西认为,乡村产业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突破,必须发挥好自身优势,强化特色,形成产业链合力。 

  “接下来,我们要充分依托优势资源,扩大产业规模,培育乡村发展新业态,以农旅融合发展为抓手,做大做强产品品牌,将阿舍勒村打造成为全县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的样板。”托合达尔·赛依拉西说。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