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2025年全省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培训会日前在成都举行。会议总结了“十四五”时期四川农业生态资源环境重点工作的成效,并针对“十五五”重点工作进行业务培训和专题研讨。
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四川紧密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目标,全省农业生态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构建了农田面源污染防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利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价六大工程协同治理体系。
在农膜科学使用回收方面,全省累计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0.59亿元,积极探索农膜科学使用回收“西南模式”。截至目前,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4%以上。
2021年至2024年,全省15个市(州)65个县开展并完成68万亩以上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试点,探索集成耕地分区分类精细化管控技术模式,2021年以来,全省年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超过国家下达目标,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生产质量关;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方面,初步构建起覆盖产地环境、农田残膜、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农业野生植物等的多元监测体系。
同时,我省组建了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厅际协调机制,完成首次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常态化开展监测预警,实施福寿螺联防联控攻坚行动,积极防治外来物种侵害;在农业野生植物保护方面,修订发布了《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优化完善采集利用许可程序,推进原生境保护区建设,提升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实效。农村能源建设稳步推进,农村能源行业畜禽粪污处理能力、沼气和沼肥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秸秆综合利用逐步形成“肥料化为主,饲料化、燃料化为辅,原料化、基料化为补充”的多元格局。
四川作为农业大省,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双重使命。会议对我省“十五五”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可以用两个‘重大突破’,三个‘扎实推进’,四个‘切实抓好’来概括。”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其中,在秸秆饲料化利用方面要实现重大突破,力争到2030年全省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35%以上,在农膜回收方面要实现重大突破,农膜回收率达90%以上,同时推动全链条使用回收与处置试点建设。
“三个扎实推进”包括扎实推进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涉农问题整改销号、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四个切实抓好”则是抓好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等工作。
会上还通报了2024年度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的市(州)和县(市、区)。南充市、阿坝州、成都市新都区、叙永县、三台县、内江市东兴区、威远县、沐川县、广安市广安区分别作交流发言。(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涵)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