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扎根南疆的“红枣公主”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1-08-12 字号: 收藏文章

  “要沉得住气,不能着急,研磨得越细,能提取的量就越多……”8月4日19时左右,塔里木大学南疆特色果树高效优质栽培与深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里,吴翠云正带着学生开展红枣优良品系筛选的品质测定实验。“夏秋季节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枣树都挂果了,得抓紧时间多做些研究。”吴翠云笑着说。 

  没有寒暑假,没有节假日,不是和学生“泡”在实验室里,就是和农牧民扎在果园、农田里……这是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园艺林学系主任吴翠云的常态。她是果农眼里的“红枣公主”,学生心里的“吴妈妈”。 

  上世纪60年代,吴翠云的父母作为支边青年来到洛浦县,吴翠云便出生在那里。1986年,她考取塔里木大学,成为果林专业的一名学生。 

  刚入校时,校办农场里丰收的“金帅”“元帅”苹果一下子打开了吴翠云的“新世界”。“没想到苹果还能这么好吃”,吴翠云第一次感受到良种和科学种植的魅力。 

  毕业后,吴翠云选择留校任教,加入塔里木大学老教授闫春雨带领的果树育种研究团队,从事早熟梨新品种选育工作。 

  2000年,团队选育出早熟优质梨新品种“新梨7号”。该品种在阿克苏、库尔勒等地示范种植后,很快被推广到河北、山东等省区大面积栽培,如今已成为全国早熟梨栽培的首选品种之一。 

  2008年,南疆红枣产业迅速发展。“新疆虽然红枣种植面积广,但品种结构单一,我们需要选育出适合新疆产业发展的新品种。”吴翠云又把目光投向了红枣产业。 

  然而,万事开头难。“育种工作有很多不确定性,一开始,我们走了不少弯路。直到第4年,我们终于建立了枣的育种群体,并找到了适合多父本混合授粉的亲本组合。”吴翠云回忆道。 

  优化种植模式、实现省力化栽培、推进生态农业……春去秋来31载,吴翠云的足迹踏遍南疆各地。她带领团队开展的密植枣园高效优质栽培技术,广泛应用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第一师、第二师14个团场及麦盖提县、阿瓦提县、和田县等地,建立核心示范基地3个,示范推广面积累计90余万亩,实现总产值超过70亿元。 

  2020年,吴翠云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谈及未来,她的心愿朴素而坚定:“塔里木大学是在胡杨林中建起来的,我也要像胡杨一样顽强,在科研的路上一直走下去,选育出更多良种,让果农的日子更加红火;作为人民教师,我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传承好胡杨精神,激励更多学生扎根南疆。”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