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往年咱们村小麦亩产能上600公斤都了不得了,哪想到能破800公斤呀。”村民张文清很是自豪。去年年底,他和两个朋友成立了合作社,在村里又流转了127亩土地用来种植小麦。“政府鼓励大规模种植,全程技术支持,还有绿色防控、农机购置等多项补贴。”张文清说。
最关键的要数技术支持。“今年收成好,主要是因为采用了节水节肥的种植新技术。”张文清说。
“今年我们推广应用了小麦节水节肥综合技术,实行了精准播期播量、测土配方施肥、免浇越冬水等8项栽培技术,保障小麦保质保量生产。”藁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站站长任红晓介绍,藁城区多次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及时调整小麦技术管理方案。
100多公里外的邢台市隆尧县黄营村,种植大户冯建勇也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前几天售出的110万斤小麦,单价比市场价多出1毛钱。“光这110万斤小麦我就多收入了11万元。”冯建勇说。
“今年小麦虽然发生了白粉病和锈病,但好在施药及时,影响不大。”冯建勇说,早在病虫害发生前,县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及时送来了低毒高效的小麦专用杀虫剂,现场指导施药预防。不仅如此,县农业部门还先后组织开展了培训,并给予“一喷三防”补贴。
快速防治,还得益于机械化。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冯建勇先后购置了打药机、无人机、收割机等农机具。“政府的农机购置补贴能报销30%左右。”6月中旬,冯建勇仅用4天便将2260亩优质小麦全部收割完毕。
制发系列文件,统筹专项资金,建立农资台账、加强技术指导……河北出台多项实打实的举措,保障全省小麦生产。“今年全省小麦喜获丰收,实现了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副处长郭文娟介绍,小麦生产期间,全省共组织了5620个技术小分队,深入所有粮食生产村,帮助农民及时化解生产难题。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