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2020年下半年,中国移动正式开启养猪大业!
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在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建设了智慧养猪示范场。
该项目旨在提高猪场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历时5个月,以AI算法为牵引,依托于中国移动自研智慧养猪管理系统——移小猪对猪只生命周期的管理,结合视频监控系统、智能饲喂器等物联网设备及AI视频图像分析技术,实现盘点猪只数量和智能测量猪只体重的功能,节省了猪场人力,提高养殖生产效率。
市面上的智能养猪算法都是基于白猪场景,在黑猪场景下的准确率较低。成研院自研算法在盘点功能上不但采集了大量白猪数据,也采集了经济价值更高的黑猪数据。在黑猪场景下,综合运用,为猪场提供全方面无人化的智能管控调节能力,有助于隔绝猪瘟传播。
后续,成研院将结合后疫情时代行业需求,继续优化、不断巩固,丰富移小猪管理系统“生猪全流程管理、智能环控、精准饲喂、疫病防控”四大功能,实现猪场信息一键录入、数据可视化分析、流程透明化管控,提升规模猪场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服务三农,乡村振兴,多做贡献!
科技大佬们都在“养猪”
近几年,有不少互联网企业涉足养猪,比如阿里、京东、百度,不过除网易“自建自繁自养”的重资产养猪模式外,华为、京东、阿里等则是通过“科技技术”对传统养殖模式进行改造,服务更多的养猪企业,并不是自己去养猪。
1、“自建自繁自养”
(1)网易
2009年开始,网易就率先高调宣布入局养猪项目。
网易“用养人的方法养猪”,结合先进的黑科技,解决传统养猪脏乱差的问题。丁磊为猪打造了“五星级的猪舍”,猪每天都是睡在公寓里,上厕所用的是马桶,没有喂任何激素,吃的是独家的饲料,用黑科技监控着猪的一举一动。
还有专业DJ按时为猪猪们提供各种风格的音乐,想像一头头可爱的猪猪们听着音乐迈着大步,画面太美的不要不要。起床、吃饭、睡觉、零食、哺育,不同的场景,猪可以听到不同的歌。
丁磊还给他的猪放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味央猪”。
2、“科技技术”
(1)京东
在2018年11月,京东正式发布京东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通过互联网科技,为生猪养殖提供便利,AI控制猪舍温度湿度,还有养殖巡检机器人、饲喂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打通养殖产业链,真正实现智能化。
京东采用“猪脸识别”,“刷猪脸”不仅可以了解每一头猪的健康情况,包括猪的进食量、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而且还能给每头猪生成一个唯一代码,它的生日、它的父母和后代都能准确记录下来。
京东方面表示,智能化养出来的猪,可以将养殖人工成本减少30%-50%左右,降低饲料使用量8%-10%,并且平均缩短出栏时间5-8天。换句话说,这些猪吃得更经济、长得更快、身体更好。
(2)阿里巴巴
在2018年3月28日深圳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跟四川特驱集团合作研发AI养猪,将人工智能、云计算、语言技术等科技应用于养猪产业。
AI养猪项目包含各类猪只数量识别、猪群行为特征分析、疾病识别和预警、无人过磅等十项功能。ET大脑”能为每头猪建立一套档案,包括猪的品种、日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强度、频次、轨迹等。
这些数据可用于对猪的行为特征、进食特征、料肉比等进行分析,还可以结合声学特征和红外测温技术,判断猪是否患病,做出疫情预警。
(3)华为
日前,华为机器视觉总裁段爱国就在微博透露,华为推出了华为智慧养猪解决方案。该方案提出,养殖业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智能化和无人化。
养殖业的发展方向,未来一定是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
为什么都来“降维打击”养猪业
1、猪肉消费量大:“猪粮安天下”
中国是生猪消费大国,猪肉是老百姓菜篮子中的重要肉食品,所以,一直有“猪粮安天下”的说法。
根据2020年4月20日农村农业部发布的《中国猪肉展望报告》预测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猪肉产量预计达5000万吨、猪肉消费量预计达5177万吨;2029年,我国猪肉的消费量将达到6077万吨。
2、猪肉利润高:一头猪的利润顶2瓶茅台
被称为“猪茅”的牧原股份在今年1月25日披露了2020年业绩预告,预计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70亿元–29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1.58%-374.29%。
2020年牧原股份总计销售生猪1811.5万头,按照净利润除以上市量,平均一头猪的利润为1500元,相当于2瓶茅台酒的利润。
3、采用智能养猪的模式
智慧养猪是改变养猪的一种新模式,现在都开始科技兴农,养猪也采用了智能化养殖。
而且,智能养猪推出了便于管理,提高养殖产量的N大应用:
猪脸识别
虚拟猪栏
猪餐定制
无人养猪
母猪怀孕诊断
猪病识别
当下,引入智慧养猪技术,可以运用AI做更多的科学决策,不仅可以实现养猪的标准化和程序化,还可以达到数字化、智能化和无人化的效果,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养猪业存在的种种问题。
小结
看完这篇新闻,可能你会觉得这么多科技大佬都来抢养殖业的饭碗,完全不给人活路。现在就连“多金多银”的运营商,也要来分一杯羹。
要知道,中国移动的大众口碑只比中国足球稍微好一点。现在一养猪,基本和中国足球平起平坐了。
不过,大家要明白,华为、中国移动,都不会是最后一个进军养殖业的科技类型企业。
5G时代,用科技赋能千行百业。科技帮助传统的产业剔除糟粕,改变原有的不完善,让监管更加精细化,让养殖过程更加标准化、透明化。这是传统行业与科技结合的必经之路。
这可能是传统行业的重生之时,也是5G+科技赋能千行百业的开启之日。
文章来源:网易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