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璧山区坚守农业技术推广阵地 把技术推广和服务作为促进乡村振兴重要“抓手”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1-01-13 字号: 收藏文章

  璧山区着眼于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以满足农民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成效为检验标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作为巩固农业技术推广“阵地”来坚守,把技术推广和服务作为促进乡村振兴重要“抓手”来坚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一)抓体系建设,着力夯实农技推广体系条件。一是确保农技人员在编在岗率。采取人社部门、农业部门、镇街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达成共识,促使镇街召回借调农技人员。并把镇街农技人员在编在岗率纳入镇街年度综合考核指标,确保了基层农技人员在编在岗率达到了91%。二是推广机构星级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广泛发动镇街农技推广机构积极参与星级创建,促进镇街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服务效能。累计创建三星级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7个。三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规范化建设。统一制定了五项制度并上墙,使用“中国农技推广标识”达到了100%,100%的镇街制定了服务网络图。

  (二)抓知识更新,着力提升农业技术服务能力。能力提升,既关系到服务质量,又关系到推广成效。始终坚持把知识更新培训作为培育“一懂两爱”“三农”队伍的有效途径。一是建立分类培训机制。坚持每3年全部轮训一遍的原则。建立区级基层农技人员分级分类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二是精心组织实施。建立每年三分之一以上的在编在岗基层农技人员接受不少于5天的脱产业务培训制度,科学制定培训内容,科学安排讲师团成员,精心组织实施,学员满意率达到100%。三是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在服务时间上,基层农技人员技术指导服务保持100个工作日以上。在服务质量上,要求农技人员针对每个示范主体制定技术指导方案,按照示范主体需求提供技术服务,示范主体满意度达到100%。

  (三)抓产业服务,着力拓展农业技术推广阵地。农业技术推广阵地,是农技人员的“主要战场”、“主攻方向”、“主要阵地”、“战法战术”的场所,夯实阵地,就是夯实主业。一是围绕“主要战场”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围绕七塘血橙、八塘樱桃、大兴葡萄等特色产业,集中连片建设集赏花采果、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水果采摘园各1000亩,打造市民青睐的“四季果园”。二是围绕“主攻方向”培育示范主体。培育能力较强、乐于助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等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制定明星示范主体评选办法,评选30名明星示范主体,并给予物化补助。科技示范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得以展现。三是围绕“主要阵地”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同产业技术体系有机结合,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21个。四是围绕“战法战术”巩固田间学校成果。对已建18所田间学校,实施制度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形成了田间学校建设与产业体系相配套,为主导特色效益农业服务有效载体。五是围绕“战略目标”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始终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首位,注重源头监管、环节监督、产出监测,质量安全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确保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四)抓绿色发展,着力解决技术难题和主推技术到位率。绿色高效是农业生产的“主旋律”,要达到绿色高效必须围绕主导产业,制定主推技术,规范生产行为。一是遴选发布主推技术。根据市农业农村委发布的2020年农业主推技术和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要求,制定了《璧山区农业主推技术和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遴选方案》,遴选发布了10个主推技术和6个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二是制作了主推技术操作规范。各推广单位根据发布的年度农业主推技术及操作规范,结合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和农民技术需求,遴选确定了一批符合绿色增产、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等要求的年度农业主推技术,形成了10个技术操作规范。三是狠抓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璧山区把技术操作规范印制成册和书,小册子发放到示范主体,书发放到农技人员,在进村入户过程中进行示范推广。把主推技术真正落实到试验示范基地、农技人员和示范主体,确保了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快速进村、入户、到田。确保了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100%。

  (五)抓互联网+,着力推动推广信息化建设。璧山围绕监督管理和服务两个环节,强化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一是推进管理信息化。2017年农业部推广“中国农技推广软件”以来,把原来对农技人员进村入户监管拓展到“中国农技推广软件”,农技人员进村入户通过上传日志方式接受区农业农村委监管,并对进村入户次数进行考核。全区404名农技人员全部安装使用中国农技推广软件,比例达到100%。二是推进服务信息化。建立了示范主体微信群,示范主体可以通过微信群进行讨论、咨询、提问,农技人员可以直接答疑解惑,另外璧山区还打造了璧山数字化农业服务平台,示范主体可以通过手机软件直接查询种养技术、测土配方、农业政策等。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