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北京密云走出绿色发展之路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0-12-03 字号: 收藏文章

  作为北京市面积最大的生态涵养区、首都最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密云区是北京PM2.5年均浓度最低的地方,是北京市森林面积最广、湿地资源最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水源保护区与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均居北京市首位。

  密云水库是北京最重要的水源地,守住北京的生态红线是密云人共同的承诺。最近几年,伴随周边矿山关停启动生态修复,密云水库库区退耕、退减渔业捕捞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绿色发展成为密云的主基调,靠山也能吃山,高品质民宿、甜蜜的养蜂产业成了新名片。

  郭小力是土生土长的密云人,曾经外出打工多年的他,几年前被家乡的养蜂业所吸引,回家成立了北京养蜂专业合作社,靠着蜂蜜致了富。

  目前,养蜂已经是密云的重要产业,既不破坏环境、又能产生经济效益,为密云带来了不少收益。

  返乡创业的年轻人郭小力发现,本土的中华蜂更适应密云的水土,蜂蜜的品质也可以更好。郭小力听专家介绍,养蜂与环境发展相辅相成,只有环境好了,才能把蜜蜂养好;蜜蜂养好,会让环境更好。

  在密云区环保局、冯家峪镇政府的帮助下,冯家峪建成了中华蜜蜂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也有全国最大的崖壁蜂场,悬挂了600个蜂箱。郭小力说,中华蜂在深山中活动,设立崖壁蜂场,不仅是尊重中华蜂的习性,还减少了人类活动和野生动物的干扰,又更接近蜜源植物。

  环境专家告诉郭小力,冯家峪山上有一种野菜,以前的花期是15天左右,随着中华蜂的养殖,现在花期延长到了1个月,这充分说明环境越来越好了。

  村民的收益也明显提高了。以前为确保水质,密云不能发展其他产业,村民只能依靠种几亩地生存,现在他们每年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元。郭小力说,尽管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合作社还是按照市场价收购了蜂蜜,“没有影响蜂农的收入”。

  这只是密云蜂产业的一个缩影。“蜂盛蜜匀”已经是密云的金字招牌。围绕蜜蜂养殖,密云区在蜂蜜产品加工及其他生态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太师屯镇和白龙潭林场成功联合申报国家森林蜜蜂小镇;冯家峪镇举办“割蜜节”推进中华蜂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相关蜜蜂授粉产业也正悄然发展。

  2015年刚从事养蜂产业的时候,郭小力也想不到,5年后能做这么大、这么多。

  在密云,只要对生态好,所有的不可能都会变为现实。2016年,北京极星农业有限公司落地密云的时候,看重的也正是这一点。“我们想在一个对环境要求高的地方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北京极星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丹说,密云的绿水青山给现代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实验条件。

  极星农业是北京首个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现代化设施的农业园区,除了智能化温室、智能灌溉、智能光照等技术,园区一直在进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园区自建了人工湿地,灌溉废水通过湿地净化再次使用,实现水的百分之百利用。锅炉燃烧使用天然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则通过技术实现剥离,输入到温室中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园区中所有废物都有利用价值,形成了绿色生态圈。

  园区的落地,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更是助推了密云农业的发展。2018年,园区与农民建立合作社,为农民提供现代种植技术,并收购符合标准的植物,带动生产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农民每亩地增收6万多元。

  伴随着养殖等产业的良好发展,这些在密云奋斗的年轻人把目光投向发展旅游。郭小力说:“农业离不开旅游业,文旅相结合,才能助推农业更好地发展。”

  郭小力计划将养蜂与民宿相结合,为游客提供蜂疗、蜡疗等养生服务。徐丹计划在园区二期的建设中加入景观功能,将研学、游学与农业相结合,更好更快地发展现代农业……这些年轻人敏锐地感受到,绿水青山背后是更大的市场,密云水库这盆北京的净水,已经成了“聚财盆”。

  两年前,密云人刘宁租下密云溪翁庄镇北白岩村闲置的6栋房子,将民居改造成颇具田园风格的民宿,还聘请村民到民宿工作,闲置的资源就这样被盘活了。2018年,民宿正式对外营业,回归自然、私密性强等特点,吸引了不少游客。民宿为游客提供了旅游线路规划、门票预订、采摘等服务,让周边村民有了更多赚钱的渠道。村民们既是房东也是卖农产品的老板,还是民宿“打工人”,多重身份让他们的收入也更多元。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