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江津“散装”大村变身全面发展“大块头”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0-11-04 字号: 收藏文章

  辖区面积14平方公里,全村3000余户、7380人,江津区白沙镇恒和村在当地算是一个“大块头”。2006年由5个自然村整合之初的恒和村,就有了与现在差不多的基础数据。

  “合并初期,看起来是人多势众,其实是‘虚胖’。”恒和村党委书记李灿斌介绍,14年前的恒和村,既缺少主导产业,矛盾纠纷又多,居住环境也杂乱无章。而现在,村里已发展起7500亩的柑橘产业,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6万元,还成为全国文明村。

  规模化产业进村 

  以柑橘为起点走上农旅融合之路 

  小雨初歇,薄雾未散。恒和村的橘海中,黄澄澄的柑橘挂满枝头。

  “今年柑子不错,后期晒到太阳的话肯定个头大颜色正。”正在果园里查看柑橘长势的村民何江才介绍,当地晚熟柑橘一般在年底上市,去年价格在每公斤4元左右,今年估计波动不大。“每亩柑橘纯利在4000元上下,我去年净赚10多万元。”何江才高兴地说。

  57岁的老何种柑橘近40亩,一个人当然管不过来,主要依托村里恒和柑桔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的专业合作社,按照“六统”(统一规划、统一入股、统一建园、统一管理、统一采购和统一销售)“两分”(分社核算、按股分红)的模式,管理柑橘基地2000亩。

  近年来,恒和村还积极培育壮大龙头大户企业进村,先后引进恒河果业、江恒农业、臻葳等7家业主。现在,恒和村已建成晚熟柑橘标准园7500亩,柑橘年产值近5000万元,全村有近九成村民从事柑橘相关产业。“这就是我们和文化中的‘和富’。”李灿斌说。

  其实,以前的恒和村也种柑橘,当地的江津广柑畅销一时,但因分散种植、品种更新不及时等因素,逐渐失去竞争优势。2006年底,当地政府推动村庄合并,成立柑橘产业专业村——恒和村,希望通过现代化、规模化发展柑橘及相关产业,形成村里的支柱产业。

  规模化产业进村,大大改变了村里发展产业的局限。“以前自家管果树,质量参差不齐、品种更新不及时,现在由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牵头,既不愁种也不愁销。”现在,何江才在管理自家果树外,还带着10多个村民,为企业提供施肥、打药等专业服务获得劳务收入。

  以柑橘主导产业为起点,恒和村深入进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些年,当地依托村里“万亩橘海”田园旅游综合体和白沙古镇,以节会大力拓展农业休闲、观光、采摘游等,先后建成“白沙印象”生态景区,以及罗大塘、黑崖湾生态院坝等10余个民宿、农家乐项目。

  村规民约上墙 

  好生活更需文明和谐新风尚 

  “产业发展初步解决了‘农民多而不富、农业大而不强’的情况。”李灿斌说,村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他们又以“和治”“和谐”“和韵”为基调,通过党建引领制定村规民约,凝聚民意、化解纠纷,引领文明乡风,打破过去“散装”的状态,“凝神聚魂”共创好生活。

  村庄合并之初,恒和村因种种原因,干群关系并不好。2010年,村里柑橘产业已卓有成效,但村组之间、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仍时有发生。

  为此,在征求村民意见后,村党委决定制定村规民约进一步凝聚民意、化解纠纷。经过近两个月的广泛民意收集,恒和村第1版的村规民约正式出炉,包括社会治安、消防安全、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五个方面共25条。

  全村参与共同制定的规范,很快就被贴到到各村组的墙上,在村民中引起极大反响,大家既用规范来约束自己,同时也以此要求干部们。不久后,村里打架斗殴、仗势欺人的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大操大办不见了,爱护环境、爱看书的多了。“有了村规民约,民风正多了!”在村里农家书屋看书学习的几位村民说。

  随着村规民约实施,村党组织的公信力大为增强。随后,该村又实施了“领头雁”工程,建起四级党建网络联系服务群众,推选出道德模范、致富带头人等党员中心户,领跑乡村振兴。同时,该村还将自治、法治、德治融合进规约,建起“五和”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监督委员会,积极发挥议事、协商、监督等作用,以自治化解矛盾,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

  如今,村规民约已“进化”到第6版,内容富有时代气息,比如:重低碳,节能源;尚科学,除迷信;遵法纪,守规则;扬正气,担道义。

  提升人居环境 

  村美民富人气旺 

  村外是望不到头的万亩橘海,村内是错落有致的村舍……行走在恒和村的“旅游环线”上,一幅幅优美的田园画卷逐一呈现在眼前。

  随着旅游发展的需要,恒和村又以建设“和美”家园为动力,加大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力度。当地先后修建公路20公里、硬化农村公路34.4公里,还实施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统一处理等。同时,村里还集中打造黑崖湾等3个“人居环境示范院落”,通过传统风貌改造、每月固定清洁日等,示范带动全村人居环境提升。

  颜值提升,让当地乡村旅游逐渐红火起来。这两年,该村每年接待各类游客均超5万余人次。人气旺了,让更多的当地群众看到发展契机。

  在恒和村三社黑崖湾大院,沈昌强正在忙着指导施工队扩建农家乐。经营才两年的他,在去年因接待能力不足,流失了很多客人,今年痛下决心拿出在外务工赚到的10万元,准备增加厨房和就餐包间。“复工复产后,乡村游客比往年还增加了,今年投一笔钱,明年就能赚回来。”老沈的农家乐去年赚了7万多元,对于来年的旅游行情,他信心满满。

  依托柑橘做强支撑,深化乡村治理提升凝聚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将“散装”的恒和村打造成为全面发展的“大块头”。恒和村先后收获一系列“头衔”——“重庆市级新农村示范村”“重庆市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村”“重庆市和谐示范村”“重庆市法制示范村”“全国妇联基础组织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