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畜禽养起来 农民富起来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0-11-02 字号: 收藏文章

  在挂满果实的枣树下,吐尔洪·吾斯曼笑得很开心。位于岳普湖县也克先拜巴扎镇乌苏特村的红枣地里,这位林下养殖大户诉说着自己的变化:“靠饲养喀什黑鸡,我已经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现代化的圈舍里,木塔力甫·托合提如孜笑得很灿烂。于田县希吾勒乡多胎肉羊扩繁场内,这位24岁的饲养员感叹养殖模式之变:“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养殖,才能养出好品质的羊。”

  青瓦白墙下,阿布都买那尼·米吉提笑得很自豪。在柯坪县凯旋肉羊繁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位理事长憧憬着未来:“养出品质更好的羊,让更多人知道‘柯坪羊肉’。”

  如今,发展畜牧产业正成为南疆各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

  由散到聚

  支柱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我们饭后讨论最多的就是兔子,它可是我们的‘宝贝’。”10月15日,在策勒县策勒乡巴什玉吉买村的兔舍里,村民帕塔姆汗·图尔荪尼亚孜边查看小兔子的生长情况边说。

  和田地区气候干燥少雨、牧草种植资源丰富,加之有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扶持政策的支持,兔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像帕塔姆汗一样通过养兔实现脱贫增收的人越来越多。

  “以前我家靠种植传统农作物维持生计,很羡慕那些养兔子挣钱的人。现在,有专门的技术员手把手教我,我也能养好兔子,挣上钱了。”一提起兔子,帕塔姆汗就赞不绝口,“我已经养了3批,每批150只,纯收入5000多元。2020年还可以养一批。”

  针对农户不会养、不敢养兔子的现象,当地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解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兔产业只是和田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如今,和田地区已形成“十万”级规模的驴产业、“百万”级规模的羊产业、“千万”级规模的鸡鸭鹅兔鸽产业,“亿”级规模的食用菌产业,带动45.81万人持续增收。

  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尤库日塔瓦尔克斯克村村民热孜万古丽·艾山,是该村发展白鹅养殖产业的受益者。

  “我不仅自己学会了养鹅技术,还给27户村民分享养鹅经验。”10月13日,热孜万古丽笑着说,“我现在养了300只鹅,养鹅挣了钱,不仅不再向家里要钱,还能给家人买东西,给自己添置首饰、化妆品。”

  如今,畜牧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正推动南疆畜牧业从家家户户散养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迈进。

  由量到质

  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通风透光、宽敞洁净、经济实用……10月13日,走进民丰县尼雅乡幸福村多胎羊联合养殖场,现代化的圈舍映入眼帘。村民买托合提·买提卡斯木边给羊喂饲料边说:“我现在是村里大企业的饲养员,羊吃什么、怎么养都是有标准的。”

  近年来,尼雅乡确定把发展多胎羊养殖作为主导产业,采取“支部+联户+基地”的形式,引导全乡6个村3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联合起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尼雅乡幸福村多胎羊联合养殖场负责人高伟告诉记者:“通过户与户、村与村联合,带动更多贫困户参与多胎羊养殖,在解决养殖技术、养殖规模、成本投入、抵御风险等问题的同时,也极大激发了村民脱贫的内生动力,增强了他们奔小康的信心。”

  面对和田人均仅有8分地、散种散养、质效低下的现实,和田地区把培育和发展畜牧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进一步优化畜禽产业布局,引进42家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联合体+基础户+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打造的工厂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畜牧业已具雏形。

  说到柯坪县喜羊羊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湖羊,阿吾提·马木提拍手称赞。

  阿吾提是柯坪县盖孜力克镇帕逊村村民,2015年,他家领到了9只扶贫羊,因为是产羔率高的湖羊,再加上科学喂养,2019年,湖羊给他家带来3万多元收入。如今,他牵头成立了合作社,帮村民托管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14年开始,浙江省湖州市援疆指挥部先后3次运送4600只湖羊进疆。湖羊产业要发展,需要龙头企业带动,柯坪县喜羊羊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2019年,该公司建成集屠宰、分割、加工为一体的牛羊肉屠宰加工厂,逐步建立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柯坪羊肉”的品牌化经营。

  如今,在南疆大地,在一个个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畜牧产业逐步形成集品种繁育、养殖屠宰、精深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助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由守到变

  内生动力越来越强

  这两天,阿布迪拜尔·托合提有了一个新头衔:艾则孜马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这个头衔来之不易。

  阿布迪拜尔是和田县布扎克乡托乎拉村村民,一年前,他还是靠着1亩核桃地生活的农民。2019年3月,布扎克乡引进新疆枣兔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后,“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宣传并鼓励村民发展兔产业,可祖辈都以种植农作物为生的阿布迪拜尔根本不愿尝试。

  “没养过兔子,怕养不活,还怕卖不出去挣不了钱,而且得每天照顾,太麻烦。”回忆以前,阿布迪拜尔略带羞涩地说。

  工作队和村“两委”挨家挨户做工作,还带着村民前往该公司免费学习养殖技术、了解公司管理模式,阿布迪拜尔决定试一试。结束半个月的培训后,阿布迪拜尔家迎来了新“客人”——100只种兔。当年,在技术员的帮助下,阿布迪拜尔挣了2.5万元,成为村里的“养兔达人”。

  村民见阿布迪拜尔通过养兔增收,也想跟着养,但庭院空间小,缺乏劳动力成为阻力。为此,托乎拉村成立合作社,建了一座1200平方米的兔舍。“合作社吸纳21家贫困户,养了2000多只兔子,2020年收入预计能达到30万元。”阿布迪拜尔说。

  在和田县,像阿布迪拜尔一样尝到养兔甜头的农户有2700余户。从昔日的封闭保守到如今的开放进取,在一系列畜牧产业扶贫项目的带动下,贫困群众由“要我养”到“我要养”,有了自己的养殖小目标。

  “我养的土鸡主要吃林地里的杂草和小虫子,再按科学比例喂一些玉米和豆粕,是真正的绿色无污染。2020年预计养殖收入达10万元。”喀什市英吾斯坦乡吉格迪力克村村民卡德江·买买提依明说。

  “在合作社养鸽子跟在家不一样,饲料都是搭配好的,我已经掌握了科学养殖技术,每个月工资3000元。”洛浦县多鲁乡墩阿孜玛村平安家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饲养员库地热提汗·阿布都外力说。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