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邯郸市大力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集中建设中东部优质粮食核心产区1000万亩,发展以谷子为重点的西部优质杂粮产业带55万亩,初步建成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国家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培育新的粮食增长极,培育马铃薯产业带7万亩、脱毒甘薯产业带10万亩。
精细小麦各环节管理,推广引用施肥播种技术,高质量播种,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保证小麦带绿安全越冬。春季管理过程中,坚持防疫春管两手抓,促进了苗情持续转化升级,保障小麦生产安全。
强化科学技术支持运用,1500多名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全程开展“零距离”服务。利用多种方式宣传种麦技术,督导小麦管理。全市推广节水小麦品种380万亩,占全市小麦面积的72%。推广种植发展优质强筋小麦100余万亩。依托河北省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推动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加强各类灾害防控应对,全力推进以“一喷多防”为核心的农药减量控害绿色生产技术,加强小麦病虫草害监测预警和防治。做好草地贪夜蛾防控,及时发布权威解读和虫情防控进展。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防控,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农民提前做好防灾准备,确保将农业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
今年邯郸市小麦适宜机收面积526万亩,参加小麦机收会战的联合收割机将达到近1.9万余台。市、县农机部门抢收抢种并举,积极整合全市农机资源,利用各县、乡作业时间差,推进区域间配合协作,每天收割最高达到80—100万亩,确保在收割期颗粒归仓。同时各部门进行培训,强化安全检查和应急保障,有效保障“三夏”农机安全生产秩序。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