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2012年12月22日,南方农村报第五版以《英德关闭土糖厂,农户忧心卖蔗难》为题,报道了甘蔗开榨初期,英德市关闭40余家土糖厂,农户担忧卖蔗困难的情况,引起广泛关注。如今,甘蔗采榨已到高峰期,不少运蔗司机向南方农村报记者反映,排队进厂时间比之前更久,司机十分疲惫;而原本被切断电源的土糖厂又重新通电,共有20余家在“战战兢兢”地生产;农民“卖蔗难,价格低”的担忧也成为了现实,各方形势十分严峻。
百辆运蔗车联合抗议
“我昨天中午11点多到的,现在还在马路边排队,估计得今晚12点才能进厂了。”1月17日,运蔗司机李师傅从石灰铺镇拉来甘蔗,却跟其他很多人一样吃了“闭门羹”—粤北糖厂大门外的马路上,一辆辆运蔗车首尾相接,排起了一公里多的长龙,像挤牙膏般一点点挪动。李师傅称,往年虽也排队,但通常是早上送达,下午就能进厂,远远没有这么耗时;而今年像是打持久战,至少要排上一天一夜(24小时),甚至30多个小时,才能运一车进去,损耗时间大大增加。另一位司机林师傅也已等候多时,他称“拉了这么多年的甘蔗,只有今年最麻烦!”并且林师傅认为,司机们接连熬通宵等待,都非常疲劳,很容易出事,存在巨大安全隐患,但是又无可奈何。
运蔗司机纷纷表示,今年不仅排队时间大大增加,违规插队现象也时有发生,“有时我们三天都进不去一车,有的人却能一天进三车。”混乱的秩序还引发了运蔗司机的抗议。1月8日下午,因不满部分车辆插队进厂,石灰铺镇的司机将近百辆装满甘蔗的卡车运到镇政府外边,要求整顿秩序。事发后粤北糖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平等到达现场,与司机进行交流,商讨解决办法。1月9日,镇政府外的运蔗车才逐渐散去。
究竟是哪些人在插队,造成秩序混乱?一些司机认为“应该是本地的熟人,或者有关系的”。而李志平则称,公司上下“受到了黑恶势力的威胁”。“就在1月12号那天,一批不明身份的人还闯进来,把我们的一个部长打伤了。”李志平向记者称,自己每天都收到恐吓信息,弄得心神不宁,已经向公安局和市政府反映。“这些人也是拉甘蔗来卖的,他们不愿排队,便不断威胁我们,要糖厂优先收他们的甘蔗。”粤北糖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陈田兴也表示,一些“社会上的人”强行糖厂过磅,一旦不满足便要打人,或者将铁条、铁皮塞进甘蔗里,弄烂机器设备来出气。
土糖厂偷偷开业
粤北糖厂运转局面并不乐观,而之前被勒令关闭的一些土糖厂则重新开工。石灰铺镇一位土糖厂老板表示,原本土糖厂都被切断了电源,一些厂买来发电机悄悄生产。1月初,浛洸镇率先给土糖厂通电,一周之后石灰铺、石牯塘等镇也“开放禁令”,每个厂需要交纳600元便可接通电源。
石牯塘镇一位张姓土糖厂老板也称,镇供电所答应通电之后,自己的厂又开始运作起来,每天收30多吨甘蔗少量开榨。“现在开工的土糖厂都算是有一点经济基础的,一共20多家,其余规模更小的经不起折腾,没法再开了。”张老板称,由于之前被叫停,到现在已是开榨高峰期,很多土糖厂请不到工人,并且在未经同意下,也没有资金或者不敢冒风险进行设备改进,因此仅剩一部分土糖厂继续开张,“现在只是镇里恢复通电,市政府并没有表态允许我们继续开,工商局也不给营业执照年审,只有环保局的经常下来巡查。”
英德市环保局监察分局一位负责人称,监察小组每天都会到各个镇进行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指出。“今年土糖厂焚烧塑料的现象有所改善,目前暂时还没有土糖厂受到处罚。”该负责人表示。
“地里的甘蔗已经砍了十多天,都快晒干了,还是没人来收。”面对今年甘蔗难卖的现状,石牯塘镇一位农户十分揪心。由于道路狭窄,大卡车一直没有进来拉甘蔗,无法运到粤北糖厂;而附近的土糖厂要么关闭,要么开榨能力大大缩减,也无法及时消化。“并且今年价格也低了,土糖厂去年还是500多元/吨,今年好蔗也只有390元/吨了,几乎赚不到钱。”他说。
无论是粤北糖厂还是土糖厂,都有尚需理清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农民并没有得到实惠。正如一位运蔗司机所言:“排队秩序可以整顿,但是价格并不好,经过一番劳累,损失最大的还是农民。”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