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农业农村部答复:关于支持四川生猪补链强链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5-08-27 字号: 收藏文章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625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戴学斌代表: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四川生猪补链强链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商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生态环境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开展生猪种业技术攻关

  生猪良种是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提升生猪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十四五”以来,农业农村部聚焦生猪种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发布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加强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加快基因组选择等育种新技术推广和应用,支持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和公猪站加大疫病净化力度,着力保障优良种猪供给。2022年起,在农业重大科技项目中,部署生猪新品种培育等研发任务,组织全国优势科研单位和企业联合开展生猪基因组选择等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加快培育优质、高繁、抗病等生猪新品种。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农业科技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加快推进生猪育种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二、关于在西南区域推广非粮饲料种植

  国家鼓励和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拓展饲草产业生产空间,增加优质饲草供应,提高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发展能力。2024年,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改农经〔2024〕1579号),明确提出支持包括西南地区在内的各地,在不改变耕地地类或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耕地发展饲草饲料种植。2015年实施粮改饲政策以来,农业农村部持续鼓励各地通过以养带种的方式加快推动种植结构调整和现代饲草产业发展,支持各地根据当地养殖传统和资源状况,将具有区域特色的饲草品种纳入到政策支持范围。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饲料产品免征增值税的通知》(财税〔2001〕121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20项税务证明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5号)规定,符合行业主管部门明确的产品质量标准的饲料产品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低蛋白饲料技术研发推广企业可按要求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围绕落实《关于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强饲草产业发展研究,指导各地提高饲草综合生产能力,更好支持畜牧业发展。

  三、关于支持种养循环并鼓励养殖主体开展碳汇交易

  “十四五”以来,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全国畜禽粪肥利用种养结合建设规划》,聚焦畜禽养殖大县和粮食主产区,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全面推动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截至目前,已安排中央投资29.26亿元,支持四川80个项目县,配套完善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设备近万台(套),建设粪肥还田基地320余万亩。2024年,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标准委、生态环境部先后发布《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22部分:畜禽养殖企业》(GB/T 32151.22-2024)、《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畜产品》(GB/T 44903-2024)等国家标准,规范畜禽养殖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明确统一科学的碳排放数据采集和计算依据,为有序推动畜牧业加入碳汇交易提供支持。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以畜禽粪污有效还田利用为纽带,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格局。稳妥推进畜牧业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探索打通畜产品碳足迹管理工作“全链条”,积极推动实现畜禽养殖主体减排增益。

  四、关于设立生猪产业链专项再贷款

  支农支小再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用于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信贷投放的长期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力度,适时适度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并增加额度,充分发挥牵引带动作用,推动政策工具资金惠及更多经营主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目前,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种类丰富,覆盖领域广,不宜再专门对其中的特定领域创设专项再贷款。金融机构可评估对相关领域提供金融服务的情况,在已有政策框架内,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支持。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科学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设计激励机制,引导银行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经营主体发放贷款,提升金融服务质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 010-59191841

  农业农村部

  2025年8月20日

  来源:农业农村部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