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北京大兴区 林下赤松茸 增收好帮手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5-05-08 字号: 收藏文章

  近日,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罗庄三村的林下食用菌基地一派热闹景象,“蘑”幻森林开园仪式暨大球盖菇采摘季活动在此举行。市民们走进林间的蘑菇种植床,亲手采摘刚出土的大球盖菇,享受“采菇乐”的新鲜体验,也品味着“蘑菇经济”带来的丰收喜悦。

  大球盖菇,又称赤松茸,因其酒红色的伞盖、形似松茸的外形而得名,是北京市林下种植面积最大的食用菌。该菌种于每年8月初种植,45-50天便可出菇,若越冬管理得当,可实现秋、春两季采摘。北京土地资源宝贵,林下空间常处于闲置状态,而大球盖菇正适合在林下环境生长,其种植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在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

  “与香菇、金针菇等常见食用菌相比,大球盖菇的突出优势在于它不需要灭菌环节,可直接在发酵料中生长。”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正高级农艺师胡晓艳介绍,许多食用菌对杂菌抵抗力弱,必须使用灭菌的培养基,而大球盖菇对发酵环境的适应性强,可在相对粗放的条件下生长良好,从而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此外,大球盖菇的培养料主要来自玉米秸秆、木屑等农林废弃物,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采摘后的剩余菌料还可还田作林地肥料,促进树木生长,形成“林菌共生、互利共赢”的生态发展模式,助推农业绿色转型。

  那么,这种“蘑菇经济”是如何在罗庄三村落地生根的?水木麒麟(北京)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一直致力于探索林下经济的发展路径,自2022年起与罗庄三村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市区两级农业农村局及长子营镇政府的指导下,依托“企业+村集体+农户”的生产模式与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的技术支持,各方不断摸索、实践,最终形成了适合本地的大球盖菇种植方案。

  去年秋季,罗庄三村大球盖菇种植面积扩大至150亩,日产量高峰达6000斤,秋茬总产量超过7万斤。今年,通过越冬保温保湿管护、春季恢复期管理、营养剂补充等技术措施,预计春季产量将突破35万斤。村民可通过采摘、分装等工作获得日均收入100元以上,并享受产业分红,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与“林下增收”的双重效益。

  随着大球盖菇产业链的不断拓展,去年10月,新发地、首航、吉鲜等农产品批发及零售企业与罗庄三村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销售、加工、物流等环节的协同发展,为“林下经济”注入新动能。

  目前,北京市林下食用菌种植面积已累计超过3000亩,成为首都林下经济中发展速度快、规模效益突出的典型模式。一朵小蘑菇,不仅带动了林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托起了农民增收的新希望,更为北京农业绿色转型写下了生动注脚。(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臻)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