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黑龙江农科人的“忙种”时光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4-06-11 字号: 收藏文章

  6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芒种,“芒”是锋芒,是光芒,更是农“忙”。虽然大部分农作物已经播种完毕,但是对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来说,这只不过是另一番工作的序幕。
  省农科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芒种”是黑龙江省农业田间管理中关键的时间节点,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是否到位,对今年的粮食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今年六月上旬,全省平均气温预计比历史同期高1℃~2℃,降水量黑河东部、伊春、哈尔滨、鹤岗、佳木斯东部接近历史同期,其它地区少5mm~15mm。”省农科院齐齐哈尔分院副院长姜树坤长期从事农业气象的研究,在他看来,“芒种”正带着火热的希望,全力开启属于龙江农忙的“热辣滚烫”。
   龙豆绿 品种丰
  粮安天下,种为粮先。前不久,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了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黑龙江省共有5个品种入选,全部为省农科院选育品种,其中就包括黑河分院选育大豆品种中的“当家花旦”:“黑河43”。
  黑河分院大豆育种团队贾鸿昌研究员曾带领团队成员抢抓最后一批试验品种的播种。“我们在播种的品种中,有一部分就是含有‘黑河43’亲缘的耐除草剂后代群体,这些试验为下一步生物育种选育品种奠定了基础。”
  为了加快品种选育进程,黑河分院还通过南繁北育实现了“一年四代”,加速培育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我们正努力攻克高寒区早熟大豆油分含量与产量协同提升的技术难题,让龙江大豆在高产的前提下,品质也有显著改善,满足新时期国家又好又快的发展战略需求。”贾鸿昌说。
  在距离黑河500余公里外的省农科院齐齐哈尔分院科研基地,5月中旬播下的大豆种子已经出苗。嫩绿的幼苗儿从土里探出脑袋,像是在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
  齐齐哈尔分院大豆研究所袁明研究员沿着试验区的步道缓缓行走,眼神一刻未离开过大豆幼苗,认真地记录着出苗的数量、生长状况。“今年的播种质量不错,虽然春旱严重,但喷灌后土壤墒情得到了缓解,大豆的出苗率很好。”袁明说,他们接下来要做好苗后化学除草的准备工作,确保田间无杂草丛生,保证大豆正常生长,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开良方 忙增粮
  今年年初,省农科院启动了“科技增粮产能提升示范工程”,目前全院共组织16个分院(所)、30个专家服务团奔赴30个项目实施地开展科技增粮工作。
  在通北林业局八二林场千亩玉米示范方,玉米已经出苗,拉开了这里“科技增粮”夏管的序幕。省农科院通北林业局科技增粮服务团的张武、姜宇和于晓光三位专家到示范区现场调研出苗情况,并开展土壤深松环节技术指导。
  在调研过程中,服务团针对当前深松作业对土壤结构的改变、提高土壤耕层的温度、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作用以及作业标准、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向林场职工进行一一讲解。
  “希望可以通过培训、现场指导和田间观摩等形式,将省农科院的良种、良法与我们的良田、良机、良制相结合,实现提质增产的目标。”当地农技人员的心声,就是省农科院科技增粮服务团前行的动力。
  农业插上科技翅膀,良方助力丰收梦想。扎根龙江科技增粮主战场的农科人紧跟育种、种植、采收、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为每一处田地量身定制种植方案、改良种植技术,聚焦大面积提高单产目标,形成“五良”技术集成,奋力实现粮食增产。
   路虽远 行将至
  芒种节气的田畴之上闪耀着科技的光芒。近日,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发布了20名首届“全国科创名匠”选树宣传名单,省农科院绥化分院聂守军成为黑龙江省唯一一位入选者。
  和其他奋战在黑土地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一样,芒种这一天,聂守军兜里揣着那本常年随身、沾满泥土的笔记本,带领团队奔走在田间地头,修炼着育种人的“笨功夫”和“苦功夫”。这一刻,就是他扎根寒地水稻育种事业近30年的一个缩影。
  聂守军说,他和团队将以优质、抗逆、广适为育种目标,加快选育“上得厅堂(高产优质),下得厨房(食味性好)”的当家品种,让“中国碗”里装满更多“中国粮”!
  只有平凡的岗位,没有平凡的事业,为事业耕耘的人们,自有万丈光芒。为满足农作物的灌溉、施肥、喷药需求,民主园区全员发力,全力保障科研生产顺利有序地进行,做好科研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芒种时节,龙江大地绿意盈盈,农作物都在恣意向上生长,农科人在片片绿意中忙碌穿行,两种生命的双向奔赴,终将会在金色的秋日,收获累累硕果。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