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教授、重庆市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马铃薯育种岗位专家刘勋告诉记者,早春、秋冬市场对早熟马铃薯需求大,其价格是晚熟马铃薯的2-3倍,因此“缙云薯11号”的优势明显。
现有生产品种主要是针对山区中高海拔生态区的中晚熟品种,6月中旬到7月下旬集中上市。
重庆常年种植马铃薯500万亩左右,鲜薯总产600万吨左右,是重庆第三大作物,折粮占粮食总产量的11.2%,总产值约65亿元。马铃薯是重庆秦巴山区、武陵山区等地区的“半年粮”,是稳定粮食安全、发展地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
“缙云薯11号”具有薯型好、商品率高、口感好等特点,实现了弱光下的高光效、营养高效利用以及早熟和抗病性状的聚合,同时又能避开高温多雨季节,无需增施农药化肥,错峰上市,经济价值较高。它能增加单产,进一步提升土地复种指数,扩充粮食生产能力,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
下一步,重庆将在适宜区域推广种植“缙云薯11号”,并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促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