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中原农谷,有了最强“外脑”!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4-01-23 字号: 收藏文章

  关键之年,最强“外脑”! 

  1月19日,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会议举行。 

  河南省委副书记孙梅君出席并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刘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执行主任张新友颁发聘书。 

  河南省副省长李酌主持会议,并宣读《关于成立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通知》《关于聘任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执行主任、委员的通知》。 

  会议上,笔者受聘担任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并作为专家代表发言。 

  今年是中原农谷三年见成效的关键之年,本次会议标志着中原农谷“管委会+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的运作模式完成闭环、正式建立。 

  中原农谷为何需要这个最强“外脑”?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将围绕哪些重点展开? 

  种业最强“外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的重大部署。 

  当下的河南,正处于转型跨越的关键期,亟须更具前瞻性的系统谋划、更具精准性的形势判断、更具科学性的战略决策。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的重要指示,以战略视野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服务现代化河南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河南先后作出重大部署。 

  2023年11月3日,河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成立会议举行。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执行主任刘炯天颁发聘书。 

  这标志着河南省委有了最高层次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在农业强国建设中担负着特殊的使命。 

  202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着眼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建设中原农谷的重大决策部署,并定下了目标任务:“立足中原,服务全国,面向全球,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高地、十年进入全球一流’的目标,全力打造创新之谷、开放之谷、绿色之谷、智慧之谷、融合之谷。” 

  今年是中原农谷三年见成效的关键之年。 

  为全面贯彻“凡重大决策必咨询专家”理念,提高中原农谷重大决策的战略性、前瞻性、科学化水平,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顺势成立。 

  这标志着,河南有了“种业”,乃至“三农”领域最强“外脑”。 

  四大咨询重任 

  最强“外脑”,围绕哪些任务展开? 

  会议上,孙梅君在讲话中表示,希望各位院士专家积极建言献策,在中原农谷战略发展方向、种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评估论证、招才引智方面多研究把关、出谋划策,为将中原农谷建设成国家级、国际化农业创新高地,推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智力支撑。 

  据悉,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是中原农谷的高级顾问咨询机构,主要负责根据国际、国内种业发展动态,协助中原农谷把握发展方向,规划中原农谷建设中长期布局,研究新常态环境下生物育种的规律与趋势,为实现中原农谷建设目标提供咨询服务。 

  会议上,刘旭说,专家咨询委员会将充分认识使命担当,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把各项工作安排好、组织好、落实好,以科学咨询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为中原农谷建设和种业强省建设增添助力,为河南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添砖加瓦。 

  “千万工程”河南实践示范高地 

  当前,农业科技领域的引领性、原创性、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深刻改变着农业发展方式。河南也正处在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 

  笔者在发言中表示,担任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把这份信任化为履职的源泉,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当好省委、省政府大“智囊团”和“外脑”,积极发挥在农业、农村领域的专业特长,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中原农谷决策咨询任务,为推动中原农谷建设加快成势成效,打造以种业为核心的国家级、国际化农业创新高地和河南农业强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具有深厚的理论实践支撑和深远的战略全局考量。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全国农村人口大省,探索“千万工程”河南实践,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抓手,发言最后,笔者建议中原农谷率先建成“千万工程”河南实践示范高地。 

  (作者:三农学者、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杨建国)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