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回首2023年8月洪灾中,台头镇是天津市唯一一个整建制转移的镇。台头镇清北地区多处农田被淹,居民房屋、基础设施等受损严重。受灾农业用地2.4万亩,受损道路16条,居民住宅、非住宅共81处。针对灾后现状,台头镇党委、政府及各村两委开展“学深悟透、凝心聚力,用党的创新理论统筹推动灾后重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党课,以主题教育为引领,通过发放物资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开展甲醇暖风炉试点项目保障大棚种植、抢种冬小麦等多种措施促进台头镇灾后重建工作高效、高质量推进。
“亏的钱两个月就能赚回来!”
沿着革命桥北堤西侧驱车一公里,一下车就能听见“咯咯咯”的鸡鸣声,这里是台头镇胜利村村民杨炳泉的家。初见时,60岁的杨炳泉拎着刚从鸡场拣出来的两大桶新鲜鸡蛋,“这两天鸡终于又开始下蛋了!”
杨炳泉的这批蛋鸡是2023年4月份开始养的,7月底刚开始下蛋,没想到洪水就来了。“蛋鸡生长到500天后产蛋能力开始下降,我这批鸡当时才150天,正值青壮年,我哪舍得处理掉?人可以转移到安置点,鸡咋办?”杨炳泉回忆称当时焦虑得整宿睡不着觉。为了让村民能够安心撤离,胜利村党总支副书记马晓凯找到杨炳泉,“杨伯,您放心去安置点吧,鸡我替您看管好。”马晓凯是“95后”,从来没有过养鸡经验,在“守村”的近20天里,他视频连线杨炳泉,一点一点地学习。其间胜利村经历了停水、停电,没有了自来水,马晓凯只能一早到附近水沟里打水,尽可能多沉淀一段时间再进行投喂。
2023年8月20日,杨炳泉早早回到了家里,看着鸡场里的2000多只鸡还在鸡场里来回飞奔,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当时心里已经作了最坏的准备,打算回家买鸡苗,没想到鸡还都好好的。”杨炳泉一边把鸡蛋装箱,一边算着账:12元一斤,一天80斤,洪水造成的几万元损失,两个月就能赚回来。
为了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台头镇党委、政府及各村两委第一时间走访常住户9000余户,慰问困难群众1017户,并发放大米、方便面、饮用水等生活物资6万多件,解决群众问题困难2000余个,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2023年11月上旬,台头镇组织燃气公司出动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对全镇燃气居民用户进行全覆盖用气检查,联合天津市房屋安全鉴定检测中心专家及技术人员对确实因排水造成影响房屋现状进行鉴定,鉴定住宅用房36户,目前修缮基本完成。
“所有西瓜苗成本价出售”
台头西瓜,有着上千年历史,也是静海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台头镇郝建西瓜种植园,负责人郝建正将此前订单的蔬菜苗全部培育完毕,送至农户手中。洪水前,郝建承接了为其他农户育苗的业务,但受洪水影响,培育的蔬菜苗全部没能成活。“往年为春种培育的西瓜苗数量约为500万株,2023年预计将培育1000万株用于春种的西瓜苗,虽然因洪水影响受到不小损失,但培育的西瓜苗,依旧全部按照成本价销售给镇内农户,并将免费送到农户需要播种的农田,为农户复耕复产全力提供帮助。”郝建说。
为了进一步增强农户大棚种植抵御严寒天气的能力,郝建西瓜种植园还成为甲醇暖风炉试点。通过引进甲醇暖风炉,可以实现大棚蔬菜提前十余天上市,不仅保证了农产品质量,还因为提前上市增加农产品售价。
为保障粮食稳产增收,台头镇在镇党委领导下,按照“退一亩进一亩”原则,派出以党员为核心的工作人员100余名,协调农用机械20余台以及肥料、种子等农资150吨,实现退水复耕无缝衔接。目前,台头镇已完成冬小麦9000亩、设施农业蔬菜2550余亩的抢种工作。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