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再生稻基本实现“吨粮田”
日前,新品种“萍两优雅占”再生季测产验收会在乐平市双田镇双田村百亩示范片举行。当天,经测产专家认定:“萍两优雅占”再生季平均亩产干谷286.8公斤,加之8月13日头季亩产747.46公斤,该品种“一季+再生”,亩产达1034.26公斤。
再生稻,顾名思义就是“能再生的水稻”,是一种“利用收割后的稻桩继续发苗长穗”的水稻种植模式。一般的水稻种一季收一茬,一季的稻谷植株只出产一次,而再生稻则不同一般的水稻,种一季可收两茬。
“种一季、收两季、省工时、多收益,而且省下了育秧、整地、栽插的时间和资金,每亩还可多收益,种再生稻真好!”在修水县上奉镇沙洲村“野香优巴丝”百亩示范区,种植户满心喜悦。说起发展再生稻,江西粮丰工程的示范单位——江西赣粮再生稻科技小院负责人蓝海军更是信心满满。他说,再生稻比双季稻施肥少、打药少、成本低,如今新品种让产量再上一个台阶,基本上亩产都达1000公斤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吨粮田”。
江西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为促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积极推广再生稻种植,通过政策支持、基地示范、技术培训,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目前,全省再生稻种植面积已突破200万亩。
良种+良法,让再生稻“再生金”
江西是较早种植再生稻的省份,农业农村部门也非常重视再生稻的发展。据了解,再生稻从2017年的50余万亩发展到今年的超200万亩,具有“一种两收三高五省”的优点,即投入产出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省工、省种、省肥、省药、省秧田。
“再生季稻谷米质好、食味佳、更健康,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是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稳粮增产、提质增效的重要模式。”江西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创新团队(下称“江西农大水稻育种团队”)带头人贺浩华说,发展再生稻,既可以解决种植双季稻劳动力短缺和人力成本大幅度攀升的问题,又对保证区域口粮绝对安全、调优粮食生产结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再生稻缘何发展迅速?笔者调研发现,一是品种选育取得进步,二是农机农艺配套,三是农业农村部门的举措得力。
发展再生稻关键还是要靠良种及良法。再生稻的品种选择是事关种植户增收的关键问题。再生稻头季抽穗灌浆期通常为7月上旬至8月上中旬,高温特点突出,加之近年来各地推广的“稻再油”种植模式,茬口较紧,对再生水稻品种的生育期要求较严,如何提高再生稻头季米质的稳定性和抗性,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江西农大水稻育种团队适时提出了耐高、低温、强再生、高产稳产、米质优良的再生稻品种选育目标,全力突破头季米质优质难,再生季难高产的育种难题。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该团队培育的优质高产再生稻——“野香优巴丝”,基本实现了优质及高产。“野香优巴丝”连续两年(2022年及2023年)在赣北山区修水县示范种植,其产量双季亩产均接近1000公斤。种植户王金华说:“‘野香优巴丝’基本不愁销路,每100公斤的价格比普通品种的价格高出五六十元。”
农机农艺配套是再生稻的另一个难点、重点。据悉,江西农大水稻育种团队除强化新品种的研发之外,还借助“江西赣粮再生稻科技小院”平台等,开展农机农艺配套研发工作;2019年以来,其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采用水稻精量穴直播机播种,再生稻专用收割机进行头季收割,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再生稻配套技术研发、示范推广,新技术的培训等,保障农户关键技术的掌握率,为迎接再生稻的大(新)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种田的不二法则是“三分种、七分管”,做好田间管理是粮食增产增收的重要保证。与普通种植模式相比,再生稻种植对栽插、收割、水肥管理等具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各地不断加大资金、技术等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种植再生稻。
据了解,多地积极开展再生稻配套技术试验示范,包括再生稻播期调整、耐碾压品种筛选等,并形成了再生稻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已通过江西省地方标准审定发布。
推广再生稻,还需过几道技术坎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指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在西南地区发展再生稻。近年来,再生稻发展迅速,已在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福建等地推广种植。
再生稻种植虽然好处多,但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推广再生稻也存在不少困难。一是再生稻采用机收,虽然省时省力,但有碾压伤茬而影响再生芽生长的劣势,使再生季产量降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种再生稻的积极性。二是品牌和产业开发还不配套,也是制约再生稻发展的一大因素。从再生稻的全产业链来看,产业开发没有跟上,品牌创建乏力,企业带动力不强,适合中高档消费的绿色再生稻米宣传营销还不够。三是还没有把再生稻作为一季粮食纳入统计,各项措施特别是投入跟不上,一些农民还抱着有收就收、无收就丢的态度,没有真正当一季庄稼种。为此,有专家建议,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门要尽快解决以上三个问题,再生稻发展的空间才更广阔。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