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9月19日,重庆市农业种质资源精准鉴定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市农科院、市畜科院联合牵头,西南大学、渝东南农科院、三峡农科院、重庆三峡学院等单位共100多名科研人员共同参与,将对28种农作物、6种畜禽开展种质资源精准鉴定。通过项目实施,到2025年,推进全市农作物、畜禽种质资源鉴定比例分别达到50%、30%以上。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自2021年起,市农业农村委就以种质保护、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大行动”为抓手,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其中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是育种工作的前期基础,在种业振兴五大行动中,“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也居于首位。
重庆目前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7万余份,其中纳入市级保护单位统一保护的超过2万份,共有21个市级畜禽地方遗传资源品种,为种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目前,重庆自育品种仍面临品种同质化、品种与丘陵山地现代农业的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品种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之间存在差距等问题。
“我们的自育品种多聚焦单一性状,而要想成为具有引领性的当家品种,就必须具备多项优异性状,也就是‘全能冠军’,它在产量、抗病等任何性状上都不能存在明显缺陷。”项目负责人介绍,只有做到对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才能精准“提取”到拥有目标性状和基因的种质资源,催生出更多“全能冠军”。
因此,重庆第一次组织科研技术力量全面、深入实施农业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就是要以此为核心,推动优秀的种质资源的创制和应用,进而加速品种“升级”步伐,为种业振兴“打基础”。
为更好汇聚科研力量,此次项目推行“跨部门”“跨学科”的多学科联合攻关机制和“跨区域”的合作机制,由市农科院、市畜科院、西南大学等6家重点科研单位、高校上百名科研人员共同参与,共同为种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将紧盯世界种业科技前沿,立足重庆产业发展急需,聚焦核心种源,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升重庆种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