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正是油菜收获的季节。5月23日,在恩施州建始县召开的山区油菜周年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模式观摩会上传出喜讯,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联合相关单位在当地建立的山区油菜周年高产高效示范田,菜油两用油菜品种“大地199”,在每亩采摘300公斤菜薹后,再次获得了271.2公斤的菜籽理论产量,预计实收产量在220公斤以上。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扩大山区油菜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和效益,是增强我国油料供给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油料作物逆境生物学和抗性改良团队首席科学家胡琼研究员介绍,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油菜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和湖北省科技服务油菜产业链“515”行动的支持下,该所联合有关单位开展协同创新,在建始县高坪镇望坪村等“二高”山区3000亩油菜示范现场,选用油菜品种“大地199”,因地制宜建立“油菜—夏玉米、油菜—高粱、油菜—大豆、油菜—红薯、油菜—烟草”等周年生产模式。
据了解,油菜品种“大地199”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在国家区试中,平均亩产191.09公斤,含油量高达50%。在高坪镇示范区,通过配套免耕穴播、秸秆还田、化肥减施节本增效等技术和实行“菜油两用”“花油两用”等多功能开发模式,实现了油菜与多种作物生产周年亩产纯收入达2500元。其中,菜籽和菜臺综合产值平均每亩达2308元,亩纯收益在1608元以上。专家指出,这一技术模式增产、增收、增效显著,为山区油菜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技术方案。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