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作为农业大省,河北粮食产量已连续10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为确保粮食产量和质量继续提升,河北省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布局绿色防控、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等方式,助力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农技入户
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河北冬小麦总体长势不错,但也有一些麦苗出现冻害,个别地块墒情不足。为此,河北统筹137个县级粮食科技服务团、1766个乡镇粮食科技服务站、4.5万名村级科技专员,每周开展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活动,因时、因地、因苗提出具体技术指导建议。
鸡泽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田平增说,由于冬季气温较低,鸡泽县小部分麦苗轻微受冻,为确保春管顺利进行,他们春节过后就组织农户对受冻麦苗进行压实作业,并去除枯叶,促使小麦返青。“通过提前介入,目前受冻麦苗已经恢复正常生长,基本上不会影响粮食产量。”
科技助力
在曲周县郎屯村千亩小麦种植基地,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的张哲正在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巡田。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诊断苗情,土壤墒情仪精准测定麦田墒情,农田中的物联网设备及时感知温度、湿度,这些数据能真实反映农作物生长情况。”张哲说,他们根据相关数据,向农户精准推荐施肥时间和施肥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依托卫星遥感技术、天气信息系统、农业大数据等,开发农业技术服务平台服务农户。馆陶县东广才村种粮大户范月青说,她种植了3000亩地,通过使用相关软件,能够及时了解天气预警、病虫害预警,哪个地块进行了农事作业,还可以在上面标注,为粮食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绿色防控
在大名县万中村种粮大户孙彦先的麦田中,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带太阳能板的杀虫灯。孙彦先说,杀虫灯利用昆虫趋光、趋波、趋色等原理,针对不同昆虫使用不同光源,引诱害虫扑向电网,达到杀虫目的。目前他种植的400亩地共安装10盏杀虫灯,安装之后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提高了农作物品质。
河北省首席小麦专家郭进考分析,通过“一喷三防”等技术措施,可使小麦达到绿色增产的效果。2022年河北省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有条件的地区还进行了二次作业,全省小麦千粒重提高了1.5克左右。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