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金秋时节,南木镇朱凤村的田野上,一片金色的海洋,散发出阵阵稻谷清香,几辆收割机穿梭其中。
“我种有600亩的晚稻,产量好的亩产有500多公斤,差一点的也有400多公斤,整体比去年的产量还高。”近日,南木镇水稻种植大户黄永祥一边忙着收割稻谷,一边介绍说,今年8月份开始雨水减少,旱情严重,对正处于生长期的水稻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难题。
正当他为自己的600亩水稻出现的旱情发愁时,该市政府部门及时组织人力、财力、物力,为他们送来了“及时雨”,解决了燃眉之急,为晚稻增产、丰收提供了保障。黄永祥说:“当时真是捏了一把汗,如果没有政府部门送来的‘及时雨’,让处于生长关键期的晚稻能及时抽穗和灌浆,就没有现在的丰收硕果”。
在桂平市厚禄乡双寨村,正在忙着收割水稻的村民陆村南说:“今年9月中旬,我们村里的电灌站经过修复,开始抽水灌溉,完成验收工作当天,村民还自发前往放鞭炮庆祝。如今全村950亩的稻田不仅保住了产量,还比去年有所增长,实现了水稻亩均产量450多公斤”。
今年入秋以来,桂平市持续高温天气,雨水减少,面对旱情,桂平市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聚焦良田、良种、良法、良技,积极做好农田水利建设。通过组织实施水库除险加固,抢修电灌站、泵站,维修加固山塘、拦水坝,修缮三面光水渠、排灌渠道等工程,千方百计农民排忧,为农田“解渴”,有效推动农业增产增效、粮食丰产丰收,全力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今年以来,桂平市实施水利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近2045万元,实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53个,其中新建项目44个,续建项目9个。新建农田渠道长度7.9公里,维修山塘13座、维修拦水坝5座、新建电灌站10座。受益人口15万多人,改善和恢复农田灌溉面积近4.4万亩。
据了解,该市今年晚稻播种面积61.9万亩,预计水稻产量24.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3%。预计年产优质稻谷48.8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目前,晚稻收割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