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10月26日,在永吉县口前镇东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社员们一边忙着采收可以上市的蔬菜,一边有说有笑地合计着今年的收成。
合作社的负责人说:“本地菜非常受市场欢迎,我们这几年也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来满足市场需求。”
吉林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东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是吉林市近年来“最大限度增加本地蔬菜市场供应”政策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目前,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压紧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从四个方面打响了冬春蔬菜“保供战”,确保守稳群众的“菜篮子”。
打响棚室建设战,扩大棚室规模“保增产”。吉林市加大棚膜设施建设力度,细化分解指标任务,协调破解发展难题,持续提升棚膜蔬菜生产能力。截至目前,全市新建棚室面积3389亩,完成年初计划任务130%,建成30亩以上棚膜园区67个,其中100亩以上棚膜园区4个。预计全年新建棚室3500亩,新增蔬菜生产能力约8100万斤。
打响棚室升级战,加快棚室改造“保增效”。吉林市深入实施老旧棚室改造工程,强化政策扶持,落实奖补措施,巩固上年老旧棚室改造升级工作成果,持续推广“棚中棚”等先进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本地蔬菜供应量。今年全市冬春棚膜蔬菜生产面积保持在6120亩以上,预计蔬菜产量可达到1.2亿斤左右,冬季蔬菜本地供给能力提升到20%以上。
打响生产科技战,强化技术指导“保增收”。吉林市推广适合寒地生产的抗低温作物品种和绿色生产技术,依托专家服务微信群,全面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推送先进适用生产技术,解答广大菜农技术难题。特别是提早发布灾害气象信息,及时落实防灾减灾措施,有效应对寒潮、暴雪等极端天气,确保冬春棚膜蔬菜稳产增收。
打响服务保障战,争取政策资金“保增势”。吉林市目前正积极申报省新建设施园艺规模园区项目,做好舒兰市吉舒棚膜园区、蛟河市拉法棚膜园区等重点项目复核验收工作。同时,抓好棚膜项目谋划包装,增加项目资源储备,向上争取更多资金和政策支持,示范带动全市棚膜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