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长江蜿蜒,从马鞍山进入江苏南京,长江交界处的水域禁捕,谁来管?怎么管?
“马鞍山市与南京市以禁捕协作共管为切入点,以两地渔政大练兵为抓手,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不断探索人员追踪、证据固定、量刑统一等机制,为长江交界水域禁捕提供样板。”马鞍山市渔政部门负责人介绍,联动执法1年内,开展联合执法累计9次,巡航里程270公里。禁捕协作共管机制实现长江禁渔执法深度融合、共同提高。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一座生态宝库。近年来,安徽省把长江禁捕退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聚焦“船网处置、渔民安置、执法监管”三大核心任务,围绕“证注销、船收回、网销毁、人安置、有保障、无盗捕”六项具体目标,高位推动、全力攻坚,全省12722艘渔船退捕、30421名渔民退渔工作全部完成。截至今年3月,全省落实禁捕退捕资金36.3亿元,退捕渔民有就业意愿且有劳动能力的21035人全部转产就业,符合参保条件的26804人全部参保,转产就业率、参保率动态实现100%。退捕渔民对安置保障措施总体满意。
相关部门通过持续开展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加强日常执法监管和案件查办,有效压缩了非法捕捞及销售的空间。全省渔政部门查办违法违规案件2694件,涉案人员3046人,司法移送案件378件、520人;公安机关破获涉渔案件100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93人;市场监管部门查办案件820件,案件总体呈下降趋势,非法捕捞高发频发态势得到初步遏制。
通过长江禁捕和科学增殖放流,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趋势初显。2021年监测表明,与禁捕前相比,由于畅通了洄游通道,长江安徽段刀鲚资源密度显著上升,江豚群体出现频率明显增加。淮河保护区长吻鮠等代表性鱼类资源逐步回升,巢湖肉食性鱼类种群密度大幅增加,鱼类种群结构趋于优化。多个江豚群体在长江安徽段频频现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景开始逐步显现。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