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8月6日,在数字经济看中国——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数字乡村”分论坛上,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马荣才表示,目前,北京已经启动一期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建设,到明年年底能够完成市级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建设。
“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进一步发挥数字乡村的引擎作用。”马荣才表示,目前,北京正在建设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涉及生产经营、行业监管、乡村治理和农村公共服务。这个大数据平台汇集各领域数据,整合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机关处室、各个区的数据,打破数据孤岛,实现互联互通共享,为基层提供服务。可以说,市级搭建平台,各区乡镇村使用大数据,过程中产生新数据再汇集到平台,以此形成有效循环,大数据平台建设将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发挥引领性作用,市委市政府也很重视。
记者了解到,对于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北京市已有明确的目标:到2025年,建成北京市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打造生产经营、行业监管、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四类数字化应用场景和一批数字农业示范基地、数字乡村示范乡镇,涌现出一批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智慧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北京市智慧农业发展水平由2020年的23%提高到67.5%,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由2020年的44.9%提高到74.5%,全面提升政府管理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数字化引领首都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与市级大数据平台相适应,各乡镇、各村的大数据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北京有3800多个行政村,建设乡村大脑任务繁重。”马荣才表示,在我国先进省份,村一级数据大脑都已经非常健全,村民的日常生活有一个数字乡村大脑,服务效率非常高,农民不用跑路就可以在家办好事。由此来看,北京建设各级大数据平台建设尚且任重道远,各区、各乡镇、各村建设大数据平台过程中,要做好顶层设计,全市一盘棋规划乡村大数据平台的建设。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