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截至5月11日,内蒙古粮食作物已播6296.6万亩,进度为56.7%,春播进入高峰期。其中,全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完成播种74.1万亩,占总任务面积46.3%。
自春播以来,全区土壤墒情总体较好,据5月4日气象局监测显示,全区一二三类墒情面积分别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32.5%、38.2%、29.3%,墒情明显好于历年同期。
内蒙古粮食产量连续4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2021年粮食产量全国排名上升2位,跃居第6位。粮食增产占全国增量的13.18%,增量居全国第4位。
作为绿色“粮仓”,今年全区及时分解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生产者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56.9亿元,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拉大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差额,自治区集中调剂5%的生产者补贴,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油菜种植给予补贴。
重大项目建设赋能农业发展是今年的一大亮点。目前,已统筹资金3000万元实施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在12个盟市的65个旗县建设100个主要粮油作物千亩示范片。还整合资金6000万元,在沿黄流域7个盟市42个旗县开展绿色发展示范行动,建设200个千亩绿色发展示范片,整合3500万元在岱海等重点流域实施“水改旱”地块的粮食稳产增产补贴。
下一步,全区在全力保障种满种好的同时,还着力储备抗旱物资,推广覆盖保墒、抗旱“坐水种”、播后滴灌等抗旱技术,确保出苗率,保证旱区春播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已播作物的正常生长。同时,统筹资金460万元,补贴应急防控、建设病虫监测点等,防范病虫害暴发成灾。
同时,做好春耕指导服务。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机械侧深施等科学施肥方式,推广缓控释肥、水溶肥等新型高效肥料,融合推进化肥减量,帮助农民降低种植成本。还积极提升各类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支持开展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土地托管等生产方式,带动集约化经营,实现节本增效。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