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我已连续三年从事再生稻种植,从最初的100亩发展到现在的300亩,二季稻亩纯收益在450元以上,加上头季稻收益,种植再生稻总体效益不错,这得感谢农技专家的精心指导。”农场负责人王军民开心地向记者介绍再生稻的收益情况。
“一台插秧机一般由两个人操作,一个人驾驶,一个人摆秧苗,一天可栽插40余亩,比人工栽插的效率要高得多,而且秧苗通过插秧机移栽大田后,发苗快,苗齐苗壮,通风透光好,抗病虫害力强,同时机插水稻的产量要比人工移栽和直播水稻的产量高。”肥东县农技中心粮油站站长王宏斌说。
农时不等人。该县1.5万亩再生稻已陆续栽插,广大农技人员及时分赴各地,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水稻苗期田管,确保秧苗返青快、早分蘖。
“我们将按照省‘两强一增’行动方案要求,加大对春耕生产的技术指导力度,通过微信、抖音等网络传媒开展线上技术培训,同时印发技术明白纸、开设“田间课堂”指导农业生产,为夺取粮食丰收打基础。”肥东县农技中心副主任王德兵对记者说。
据了解,肥东县现有大中小型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中心22座,目前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83.7%。今年,该县获得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05万元;将建设2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4个烘干中心、4个工厂化水稻育秧中心。
“稳定粮食生产,既要稳政策,又要稳面积、稳产量。在严格落实上级关于粮食生产相关政策的同时,今年我县计划对发展优质专用粮食达300亩的种植大户,予以适当的补助。”王德兵表示,预计今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168万亩,总产约63.5万吨。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